第18章 入选计划

关灯
元旦刚过,青泉县政坛便迎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人事震动。

     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县委组织部长宣读了最新的任免决定。

    当念到“林枫同志任青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正科级)”时,会场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破格提拔!从副科到正科,林枫只用了一年半时间。

    这个速度,在青泉县的历史上堪称罕见。

     台下,无数道目光聚焦在林枫身上,有惊讶,有羡慕,也有审视和质疑。

    林枫面色平静地起身,走向主席台,从县委书记手中接过了红头文件和任命书。

     “林枫同志,开发区的担子现在正式交到你手上了。

    ”书记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不要辜负组织的信任。

    ” “请书记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林枫的声音沉稳有力。

     会议结束后,祝贺的电话和访客几乎踏破了开发区管委会的门槛。

    林枫保持着谦逊和冷静,一一应对。

    他深知,职位越高,盯着他的眼睛就越多,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更加稳妥。

     正式成为一把手后,林枫对开发区的工作进行了重新梳理和部署。

    他提出了“巩固、提升、拓展”的六字方针:巩固现有企业服务,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产业能级,拓展新的产业链和招商渠道。

     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强力推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的落地。

    利用省里的部分扶持资金和县里的配套投入,中心开始筹建,旨在为园区企业提供产品检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我们要让企业不仅愿意来,更要能在这里创新发展,茁壮成长。

    ”林枫在中心筹建会议上如是说。

     与此同时,他没有忘记沈清云提到的“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他仔细研究了选拔条件,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主政一方、有实实在在的政绩,而可能的短板则是理论系统性和更高层面的视野。

     为此,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重新捡起了书本,开始系统学习宏观经济管理和产业政策理论,并坚持将开发区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提炼,撰写成文章。

    沈清云在这过程中给了他很多指导,甚至帮他联系了省党校的老师进行请教。

     四月,春意盎然,开发区一片生机勃勃。

    吴氏阀门厂已经满负荷生产,产品供不应求;新引进的几个配套企业也陆续投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的主体建筑即将封顶。

     就在这时,林枫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