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重大机遇

关灯
枫身上。

    他刚刚载誉归来,就面临如此重大的考验。

     林枫感受到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信任的责任感和迎接挑战的兴奋。

    他沉稳地站起身:“感谢县长和县委的信任。

    我一定竭尽全力。

    我认为,争取这个项目,我们青泉有三大优势:第一,我县是传统农业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有产业基础;第二,我们开发区经过几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可以作为项目的核心承载区;第三,我们位于几省交界,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凸显。

    ”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我们的劣势也很明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影响力弱。

    所以,我们的方案,不能只讲优势,更要针对劣势,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和超常规的保障措施。

    ” 他的分析一针见血,立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会议迅速明确了分工,林业、农业、水利、交通、电力、开发区等部门各司其职,必须在三天内提供最详实的基础资料。

     接下来的日子,林枫几乎住在了办公室。

    他牵头组建了一个精干的方案起草小组,吸纳了县里各方面的业务骨干。

    白天,他组织讨论,梳理思路,协调各部门提供数据;晚上,他伏案疾书,亲自撰写报告的核心部分。

     他深知,一份出色的方案,不仅要数据详实,更要思路清晰,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他将党校学习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在开发区积累的实践经验融会贯通,提出了一个“以国家级基地为核心,联动开发区与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生产-加工-研发-物流-销售’全产业链”的宏大构想。

     在土地保障方面,他大胆提出将开发区相邻的一大片丘陵缓坡地纳入规划,既避开了基本农田,又为未来留足了发展空间。

     在政策配套方面,他建议在国家和市政策基础上,县里再拿出“一事一议”的超级优惠力度,并在项目审批上开辟“绿色通道”。

     在产业联动方面,他规划了基地与本地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能真正从中受益。

     时间一天天过去,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林枫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