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双线作战

关灯
“江北优质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土地平整、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

    作为常务副指挥长的林枫,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协调会、现场会、谈判会一个接一个。

     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另一个重要的阵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他深知,开发区是他的根基,也是青泉工业经济的引擎,绝不能因为新项目而放松。

     如何平衡两边的工作,成为摆在他面前的新课题。

    他采取了“抓大放小、分级授权、重点把控”的策略。

     在基地建设指挥部,他组建了一个高效精干的工作班子,明确了各小组的职责和权限,自己则集中精力抓规划审定、重大资金审批和关键环节的协调。

    他要求指挥部建立“周例会、月简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问题及时解决。

     对于开发区,他则充分信任和依靠以老李为核心的管委会班子。

    他将开发区的日常运营管理权限下放,只要求每周向他做一次简要汇报,遇到重大事项随时请示。

    但他牢牢抓住开发区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质量。

     每隔一周,他必定会抽出半天时间,回到开发区,不是听汇报,而是直接下到企业、走进车间。

     这天下午,他轻车简从,来到吴氏阀门厂。

    郑经理见到他,十分惊喜:“林主任,您可是稀客了!听说您最近在忙那个大基地,还以为您把我们给忘了呢!” 林枫笑着摆手:“开发区是我的娘家,怎么可能忘。

    怎么样,新上的那条自动化生产线运行如何?” “好!非常好!”郑经理兴奋地带他参观,“效率提升了40%,产品精度也上了一个台阶!多亏了当初您推动那个‘技术创新伙伴计划’,我们才下决心搞这个技术改造。

    ” 林枫仔细查看了生产情况和产品质量记录,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他话锋一转:“老郑,不能满足于此啊。

    基地一建起来,对阀门、管件的需求会很大,但要求也会更高,特别是在食品级材料和节能环保方面。

    你们要有前瞻性,提前布局研发。

    ” 郑经理连连称是:“我们已经在和理工大学合作,攻关食品级不锈钢阀门了。

    林主任,您这眼光,总是比我们看得远一步!” 离开吴氏阀门,林枫又走访了几家为农机配套的企业。

    他发现,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智能化、精准化农机的需求开始显现,但园区内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配件生产上。

     回到管委会,他立刻召集老李等人开了一个短会。

     “开发区的产业升级,必须提速。

    ”林枫开门见山,“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