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入世冲击波

关灯
林枫带着一份《河阳县应对入世挑战行动计划》来到刘书记办公室。

     刘书记,这是我的一些初步想法。

    林枫将计划书放在桌上,我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帮助企业尽快适应国际规则。

     刘书记仔细翻阅着计划书,不时点头:思路很好。

    不过林枫啊,改革要循序渐进。

    特别是国企这块,动作不能太大。

     我明白。

    林枫点头,我打算分步走:首先是普及培训,让企业负责人了解WTO规则;其次是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进行国际认证;最后才是结构调整。

     这个思路稳妥。

    刘书记表示赞同,你先在开发区搞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

     得到书记支持后,林枫立即行动起来。

    他亲自带队走访了二十多家重点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在质量管理、外贸人才、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困难。

     调研结果令人忧心:大多数企业负责人对WTO规则一知半解;质量管理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的水平;懂外贸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

     不能再等了。

    林枫在县长办公会上坚定地说,我们必须立即启动企业竞争力提升工程 他提出了三项具体措施: 第一,成立县WTO事务服务中心,免费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 第二,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进行国际认证给予50%的补贴; 第三,与省外贸学院合作,开办外贸人才培训班。

     这些措施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积极响应,但也遇到了阻力。

     一天晚上,林枫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是市里一位退休老领导的儿子打来的。

    对方在河阳县经营着一家中等规模的机械厂。

     林县长,听说你们要强制企业搞什么国际认证?这不是增加企业负担吗?我们厂的产品在国内卖得好好的,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林枫耐心解释:张总,这不是强制,是鼓励。

    但我要提醒您,入世后外资企业很快就会进来,到时候您的产品还能不能卖得好,就要打问号了。

     外资来了又怎样?我们价格便宜! 但如果人家的质量更好、技术更先进呢?林枫反问,未雨绸缪总比临时抱佛脚强。

     挂了电话,林枫陷入沉思。

    他知道,改变观念比推行政策更难。

     为了说服这些保守的企业家,林枫组织了一个特殊的考察团,带着十多位企业负责人前往已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