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未雨绸缪

关灯
2002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河阳县开发区里一派繁忙景象。

    在成功应对入世初期的挑战后,林枫开始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四月的一个早晨,林枫照例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

    桌上放着一份省发改委刚下发的《关于加强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他仔细阅读着文件中的每一个字。

     周秘书,请环保局王局长和开发区赵主任九点钟过来一趟。

    林枫按下通话键,另外,把去年开发区的环境监测报告找出来。

     半小时后,环保局王局长和开发区赵主任准时来到办公室。

    两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困惑,不明白县长为何突然关心起环保问题。

     王局长,你先说说开发区现在的环境状况。

    林枫开门见山。

     王局长翻开带来的材料:总体上还算达标,但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已经接近饱和;二是部分企业的废气排放需要加强监管;三是固体废物处理还是个短板。

     赵主任补充道:林县长,现在开发区正在快速发展,环保投入确实跟不上发展速度。

    而且很多企业反映,环保要求太严会影响他们的竞争力。

     林枫站起身,走到窗前,指着开发区方向:你们看,现在的开发区就像个快速成长的小伙子,只顾着长个子,却忽略了身体素质。

    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环保,将来肯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他回到座位,语气变得严肃:我最近在研究国外的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发现一个规律: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走不通。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可是林县长,赵主任面露难色,环保投入太大,县财政恐怕...... 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林枫打断他,但环保的底线必须守住。

    我准备做三件事: 他拿出笔记本,条理清晰地说: 第一,立即启动开发区环保设施升级改造计划,污水处理厂要扩容,要建立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