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暗流涌动

关灯
2005年春天,河阳县被确定为科学发展观试点县的消息刚传开,一股暗流就开始在县城涌动。

     四月的一个周五傍晚,林枫正准备下班,周秘书神色紧张地推门进来:林县长,刚接到市纪委的电话,说要来了解开发区土地出让的情况。

     林枫心里咯噔一下,表面仍保持镇定:具体是哪块地? 就是去年否决光华化工厂扩建的那块地,现在准备引进智能制造企业的。

    周秘书压低声音,听说有人举报,说我们以环保为名否决民营企业,实际上是要把地低价卖给外资企业。

     林枫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不仅是针对他个人,更是要否定河阳县的绿色发展路线。

     配合调查,如实汇报。

    林枫沉稳地交代,通知开发区,把所有相关材料准备好。

     第二天,市纪委调查组进驻河阳县。

    带队的王组长态度严肃,要求调阅所有关于该地块的会议记录、专家评审意见和决策文件。

     林县长,我们希望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宁愿把地空着,也不让本地企业发展?王组长的问题直指要害。

     林枫不慌不忙,将当时的专家评审报告、环境评估数据一一展示:这块地靠近水源地,光华化工厂的扩建项目排污量太大,环境风险我们承担不起。

    至于引进外资企业,是经过公开招投标的,价格比光华化工厂的出价还高出20%。

     调查持续了三天。

    这期间,县城里谣言四起。

    有人说林枫要被了,有人说绿色发展路线要调整了,开发区的企业主们也都在观望。

     更让林枫感到压力的是,副市长王志军突然来到河阳县。

    在听取汇报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发展是硬道理,环保不能影响发展大局。

    有些同志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 面对重重压力,林枫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政治智慧。

    他一方面积极配合调查,另一方面照常推进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该开的会照开,该抓的项目照抓。

     林县长,要不要去找找赵书记?周秘书私下建议。

     不用。

    林枫摇头,这个时候去找领导,反而显得心里有鬼。

    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事实。

     关键时刻,曾经被林枫否决项目的企业主们站了出来。

    光华化工厂的李总主动找到调查组:当初是我们考虑不周,林县长的决定是对的。

    这块地确实不适合建化工厂。

     更让人感动的是,开发区二十多位企业主联名写信,证明林枫在招商引资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一周后,调查组得出结论:举报内容不实,河阳县的决策程序规范,符合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