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的起点
关灯
小
中
大
在苏青的主持下,成立了生产连。
战士们和愿意留下的劳工(大部分都选择加入兵团)一起,挥舞着新打造的农具,在坎儿井滋润的土地上,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开荒热潮。
绿色的麦田不断扩大,新的菜畦被开辟出来,甚至还规划了一片果园苗圃。
阿卜杜勒大叔的部落也带来了他们的牧群,开始在划定的草场放牧,农牧结合,相得益彰。
工业方面:李铁柱负责的“军工小组”正式升格为“铁工连”。
他们开始尝试建造更大的、带简易水动力鼓风机的冶铁炉,并按照宋书羽提供的图纸,试制一些简单的农业机械部件,如犁铧、耙片等。
宋书羽则亲自牵头,与库尔班老人、小刘以及几名对地质有点了解的战士,组成了“地质勘探队”。
他利用系统的资源探测功能,结合羊皮纸上的模糊线索和阿卜杜勒大叔等人的民间知识,开始对团部周边,特别是羊皮纸上标注的“白山”方向,进行初步的勘探。
军事方面:孙德胜负责整训部队,将原有的战斗人员编为两个战斗连和一个侦察排(由原尖刀班扩充),制定了严格的训练和巡逻计划。
营地周围的防御工事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民族团结方面:在宋书羽和苏青的推动下,团部与阿卜杜勒部落共同开办了“军民文化夜校”,由苏青和识字的战士教牧民们学习汉语和汉字,阿卜杜勒大叔和部落长者则向战士们传授沙漠生存经验和本地动植物知识。
阿依古丽成了夜校里最积极的小学员之一,她的汉语进步飞快,脸上也多了许多笑容。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充满了希望。
然而,宋书羽心中那关于羊皮纸和神秘“白山”的疑虑,始终未曾消散。
勘探队初期在周边区域的探查,发现了一些零星的、低品位的铁矿苗,但并未找到符合描述的高品质磁铁矿,更别说羊皮纸上那神秘的“雷神之怒”了。
这天傍晚,宋书羽再次独自一人研究那张羊皮纸的临摹本。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古老的符号上。
突然,他目光一凝,落在了那个朱砂圈出的“白山”标记旁边,几个极其细微的、之前被他忽略的辅助符号上。
那符号的形状……很像是指向某种……地下结构?或者与水流有关? 他立刻拿出勘探队绘制
战士们和愿意留下的劳工(大部分都选择加入兵团)一起,挥舞着新打造的农具,在坎儿井滋润的土地上,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开荒热潮。
绿色的麦田不断扩大,新的菜畦被开辟出来,甚至还规划了一片果园苗圃。
阿卜杜勒大叔的部落也带来了他们的牧群,开始在划定的草场放牧,农牧结合,相得益彰。
工业方面:李铁柱负责的“军工小组”正式升格为“铁工连”。
他们开始尝试建造更大的、带简易水动力鼓风机的冶铁炉,并按照宋书羽提供的图纸,试制一些简单的农业机械部件,如犁铧、耙片等。
宋书羽则亲自牵头,与库尔班老人、小刘以及几名对地质有点了解的战士,组成了“地质勘探队”。
他利用系统的资源探测功能,结合羊皮纸上的模糊线索和阿卜杜勒大叔等人的民间知识,开始对团部周边,特别是羊皮纸上标注的“白山”方向,进行初步的勘探。
军事方面:孙德胜负责整训部队,将原有的战斗人员编为两个战斗连和一个侦察排(由原尖刀班扩充),制定了严格的训练和巡逻计划。
营地周围的防御工事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民族团结方面:在宋书羽和苏青的推动下,团部与阿卜杜勒部落共同开办了“军民文化夜校”,由苏青和识字的战士教牧民们学习汉语和汉字,阿卜杜勒大叔和部落长者则向战士们传授沙漠生存经验和本地动植物知识。
阿依古丽成了夜校里最积极的小学员之一,她的汉语进步飞快,脸上也多了许多笑容。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充满了希望。
然而,宋书羽心中那关于羊皮纸和神秘“白山”的疑虑,始终未曾消散。
勘探队初期在周边区域的探查,发现了一些零星的、低品位的铁矿苗,但并未找到符合描述的高品质磁铁矿,更别说羊皮纸上那神秘的“雷神之怒”了。
这天傍晚,宋书羽再次独自一人研究那张羊皮纸的临摹本。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古老的符号上。
突然,他目光一凝,落在了那个朱砂圈出的“白山”标记旁边,几个极其细微的、之前被他忽略的辅助符号上。
那符号的形状……很像是指向某种……地下结构?或者与水流有关? 他立刻拿出勘探队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