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苏府书香
关灯
小
中
大
第一章苏府书香
弘治二十三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些。
才刚过惊蛰,金陵城已是桃红柳绿,暖风醉人。
秦淮河上画舫如织,笙歌隐隐,这座江南名城正沐浴在它最旖旎的时节里。
城东的苏府,却是一方闹中取静的天地。
黑漆大门上方悬挂着进士及第的匾额,门前两座石狮子默然肃立,自有一股书香门第的庄重气派。
后园的凉亭内,一位青衫少年正临帖挥毫。
春日的暖阳透过雕花窗棂,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约莫十七八岁年纪,面容清俊,眉宇间自带一股书卷清气,此刻正全神贯注于笔端,运笔如行云流水,姿态闲雅从容。
逸儿,这一笔,力道稍欠了三分。
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苏逸忙搁下笔,转身恭敬行礼:父亲。
来人身着素色儒袍,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更添儒雅,正是苏逸的父亲,当朝翰林院学士苏文渊。
他虽已年过四旬,双目却依然清亮有神,只是眉宇间隐隐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苏文渊走近石桌,仔细端详着儿子刚写完的《兰亭序》,点头道:总体笔力是愈发稳健了,结构也把握得恰到好处。
只是...他伸手指向其中一个字,这一笔,心绪略显浮躁了些。
逸儿,可是心中有事? 苏逸微微垂首:父亲明鉴。
孩儿近日读史,见前朝佞臣当道,边关不宁,每每掩卷长叹。
如今朝中秦相权倾朝野,其门生故旧遍布朝堂,北方狄人又屡犯边境,想到这些,心中便难以平静。
只恨不能早日金榜题名,位列朝班,为君分忧,解民倒悬。
苏文渊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化为更深的凝重。
他负手踱至亭边,望着池中游弋的锦鲤,良久方道:你有此志,为父心慰。
然庙堂之高,非止文章锦绣。
为官之道,既要明是非,也要知进退。
有些事...急不得,也需谨言慎行。
父亲教诲的是。
苏逸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但孩儿常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若只因前路艰险便缄
才刚过惊蛰,金陵城已是桃红柳绿,暖风醉人。
秦淮河上画舫如织,笙歌隐隐,这座江南名城正沐浴在它最旖旎的时节里。
城东的苏府,却是一方闹中取静的天地。
黑漆大门上方悬挂着进士及第的匾额,门前两座石狮子默然肃立,自有一股书香门第的庄重气派。
后园的凉亭内,一位青衫少年正临帖挥毫。
春日的暖阳透过雕花窗棂,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约莫十七八岁年纪,面容清俊,眉宇间自带一股书卷清气,此刻正全神贯注于笔端,运笔如行云流水,姿态闲雅从容。
逸儿,这一笔,力道稍欠了三分。
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苏逸忙搁下笔,转身恭敬行礼:父亲。
来人身着素色儒袍,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更添儒雅,正是苏逸的父亲,当朝翰林院学士苏文渊。
他虽已年过四旬,双目却依然清亮有神,只是眉宇间隐隐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苏文渊走近石桌,仔细端详着儿子刚写完的《兰亭序》,点头道:总体笔力是愈发稳健了,结构也把握得恰到好处。
只是...他伸手指向其中一个字,这一笔,心绪略显浮躁了些。
逸儿,可是心中有事? 苏逸微微垂首:父亲明鉴。
孩儿近日读史,见前朝佞臣当道,边关不宁,每每掩卷长叹。
如今朝中秦相权倾朝野,其门生故旧遍布朝堂,北方狄人又屡犯边境,想到这些,心中便难以平静。
只恨不能早日金榜题名,位列朝班,为君分忧,解民倒悬。
苏文渊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化为更深的凝重。
他负手踱至亭边,望着池中游弋的锦鲤,良久方道:你有此志,为父心慰。
然庙堂之高,非止文章锦绣。
为官之道,既要明是非,也要知进退。
有些事...急不得,也需谨言慎行。
父亲教诲的是。
苏逸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但孩儿常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若只因前路艰险便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