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茶馆论势

关灯
第十六章茶馆论势 自那日夜探漕帮后,苏逸心中便萦绕着一个疑问:林羽与杜老先生,究竟是何关系?他们似乎对漕帮、对江陵城、乃至对朝堂风云都了如指掌,他们的目的,真的只是庇护自己这个落难书生吗? 这日清晨,苏逸照例前往清心茶舍。

    杜老先生已泡好一壶上等的碧螺春,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小子,看你眉宇间隐有困惑,可是对近日之事有所不解?”杜老先生抿了一口茶,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人心。

     苏逸心中佩服,也不隐瞒,将夜探漕帮所见及心中疑虑和盘托出。

    “老先生,晚辈不解,陈帮主欲借钦差之力扳倒秦嵩,此事成败几何?我们又当如何自处?” 杜老先生捋须沉吟片刻,缓缓道:“陈霸先此计,看似险中求胜,实则是无奈之举。

    秦嵩势大,根深蒂固,仅凭江湖之力,难动其分毫。

    借朝廷之力,是唯一可行之路。

    然而…”他话锋一转,“钦差何人?其心若何?皆未可知。

    与漕帮合作,无异于刀尖跳舞。

    ” “那老先生以为,这位钦差…” “据老夫所知,此次南下的钦差,乃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周廷儒。

    ”杜老先生压低了声音,“此人为官清正,但性子刚直,不懂变通,且与秦嵩素来不睦。

    秦嵩派他前来,恐怕没安好心,要么是设下陷阱构陷,要么是想借江湖之手除之。

    ” 苏逸倒吸一口凉气:“那漕帮与之接触,岂非更加危险?”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杜老先生意味深长地说,“风险越大,收益也可能越大。

    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时机,如何利用各方矛盾。

    苏逸,你读过史书,当知历代权争,往往决胜于庙堂之外。

    这江陵城,如今便是第二个朝堂。

    ” 苏逸若有所思。

    杜老先生的话,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复仇之路,并非只有刺杀或战场对决一条,利用朝堂势力,借力打力,或许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多谢老先生指点。

    ”苏逸心悦诚服。

     “不必谢我。

    ”杜老先生摆摆手,“你聪慧过人,欠缺的只是阅历与点拨。

    记住,欲成大事,需有大局之观,需知进退之道。

    眼下,你且安心读书、习武,静观其变。

    时机到了,自然有你出手的时候。

    ” 离开茶舍时,苏逸感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许多。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背负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