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计惊朝堂,帝意许金枝
关灯
小
中
大
,联姻是最好的制衡与拉拢之法!长乐公主是皇上最疼爱的女儿,聪慧温婉,若许配给陆衍,既能彰显皇室诚意,又能将陆衍死死绑在大靖的船上。
可皇上又有些顾虑:“陆衍已有意中人苏婉清,且对其十分看重,若强行赐婚,恐惹他反感,得不偿失。
” “陛下放心,”皇后娘娘早已想好对策,“臣妾听闻,苏婉清性情温婉,深明大义,且十分敬重陆衍。
只要陛下许以苏婉清诰命之身,让她与公主同嫁,陆衍既能得挚爱之人,又能联姻皇室,定然不会拒绝。
更何况,陆衍心思缜密,定然明白这桩婚事背后的利弊,联姻对他的工坊、对他的未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 皇上沉吟片刻,最终下定决心:“好!就依皇后所言,下旨册封陆衍为‘西域贸易掌事’,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再下一道赐婚圣旨,将长乐公主许配给陆衍,同时册封苏婉清为‘淑人’,与公主同嫁,择日完婚!另外,传旨兵部,即刻与陆氏工坊签订火器采购协议,全力支持工坊扩张,江南分厂的筹备,朝廷也可出面协调。
” 旨意拟好后,皇上特意派了一位一品太监,带着圣旨和赏赐,快马加鞭赶往边境工坊——既是传旨赐婚,也是亲自探探陆衍的口风,看看他是否真的识时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日后,太监的仪仗抵达边境工坊,工坊上下顿时沸腾。
陆衍带着苏婉清、凌霜等人出门迎接,看着太监手中明黄的圣旨,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这一连串的操作,终究是起了作用。
太监宣读圣旨时,特意加重了“联姻皇室”“共辅大靖”的语气,目光时不时瞟向陆衍,观察他的神色。
当读到“赐长乐公主嫁于陆衍为妻,册封苏婉清为淑人,同嫁陆衍”时,苏婉清微微一怔,下意识看向陆衍,眼底闪过一丝不安。
陆衍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待太监宣旨完毕,他上前一步,躬身接旨,语气恭敬却不卑微:“草民陆衍,谢主隆恩。
陛下厚爱,草民铭记于心,只是草民蒲柳之姿,恐难配公主金枝玉叶,且草民与苏婉清情投意合,不敢委屈公主。
” 这话看似推辞,实则是在给皇上台阶下,也表明了自己对苏婉清的重视。
传旨太监早已得到皇上的授意,笑着扶起陆衍:“陆掌事客气了,陛下看重的,正是你的才华人品。
公主聪慧温婉,早已听闻陆掌事的美名,心甘情愿下嫁;至于苏淑人,陛下也十分赏识,特许同嫁,不必有尊卑之分,这既是陛下的恩典,也是陆掌事的福气啊。
” 太监顿了顿,又压低声音道:“陆掌事是个聪明人,想必明白陛下的心意。
联姻之后,工坊可得朝廷全力扶持,江南分厂、草原基地,陛下都会鼎力相助,陆掌事的宏图大业,指日可待。
若是推辞,恐怕……” 后面的话,太监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然明了。
陆衍眼底笑意加深,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故意放出与契丹合作的假消息,故意让西域各部联名上奏,就是要让朝廷意识到他的价值,意识到“拉拢”远比“打压”更有利。
而联姻,正是他最想要的结果——既能借助皇室的势力,彻底扫清京城的余党,让工坊在大靖境内畅行无阻,又能保住苏婉清,不用因为皇室的压力而委屈她。
“既然陛下盛情难却,公主又不嫌弃,草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陆衍再次躬身行礼,语气诚恳,“草民定当不负陛下厚望,好好辅佐朝廷,守护边境安宁,让西域贸易愈发繁荣,不辜负公主的厚爱与苏淑人
可皇上又有些顾虑:“陆衍已有意中人苏婉清,且对其十分看重,若强行赐婚,恐惹他反感,得不偿失。
” “陛下放心,”皇后娘娘早已想好对策,“臣妾听闻,苏婉清性情温婉,深明大义,且十分敬重陆衍。
只要陛下许以苏婉清诰命之身,让她与公主同嫁,陆衍既能得挚爱之人,又能联姻皇室,定然不会拒绝。
更何况,陆衍心思缜密,定然明白这桩婚事背后的利弊,联姻对他的工坊、对他的未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 皇上沉吟片刻,最终下定决心:“好!就依皇后所言,下旨册封陆衍为‘西域贸易掌事’,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再下一道赐婚圣旨,将长乐公主许配给陆衍,同时册封苏婉清为‘淑人’,与公主同嫁,择日完婚!另外,传旨兵部,即刻与陆氏工坊签订火器采购协议,全力支持工坊扩张,江南分厂的筹备,朝廷也可出面协调。
” 旨意拟好后,皇上特意派了一位一品太监,带着圣旨和赏赐,快马加鞭赶往边境工坊——既是传旨赐婚,也是亲自探探陆衍的口风,看看他是否真的识时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日后,太监的仪仗抵达边境工坊,工坊上下顿时沸腾。
陆衍带着苏婉清、凌霜等人出门迎接,看着太监手中明黄的圣旨,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这一连串的操作,终究是起了作用。
太监宣读圣旨时,特意加重了“联姻皇室”“共辅大靖”的语气,目光时不时瞟向陆衍,观察他的神色。
当读到“赐长乐公主嫁于陆衍为妻,册封苏婉清为淑人,同嫁陆衍”时,苏婉清微微一怔,下意识看向陆衍,眼底闪过一丝不安。
陆衍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待太监宣旨完毕,他上前一步,躬身接旨,语气恭敬却不卑微:“草民陆衍,谢主隆恩。
陛下厚爱,草民铭记于心,只是草民蒲柳之姿,恐难配公主金枝玉叶,且草民与苏婉清情投意合,不敢委屈公主。
” 这话看似推辞,实则是在给皇上台阶下,也表明了自己对苏婉清的重视。
传旨太监早已得到皇上的授意,笑着扶起陆衍:“陆掌事客气了,陛下看重的,正是你的才华人品。
公主聪慧温婉,早已听闻陆掌事的美名,心甘情愿下嫁;至于苏淑人,陛下也十分赏识,特许同嫁,不必有尊卑之分,这既是陛下的恩典,也是陆掌事的福气啊。
” 太监顿了顿,又压低声音道:“陆掌事是个聪明人,想必明白陛下的心意。
联姻之后,工坊可得朝廷全力扶持,江南分厂、草原基地,陛下都会鼎力相助,陆掌事的宏图大业,指日可待。
若是推辞,恐怕……” 后面的话,太监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然明了。
陆衍眼底笑意加深,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故意放出与契丹合作的假消息,故意让西域各部联名上奏,就是要让朝廷意识到他的价值,意识到“拉拢”远比“打压”更有利。
而联姻,正是他最想要的结果——既能借助皇室的势力,彻底扫清京城的余党,让工坊在大靖境内畅行无阻,又能保住苏婉清,不用因为皇室的压力而委屈她。
“既然陛下盛情难却,公主又不嫌弃,草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陆衍再次躬身行礼,语气诚恳,“草民定当不负陛下厚望,好好辅佐朝廷,守护边境安宁,让西域贸易愈发繁荣,不辜负公主的厚爱与苏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