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用之人
关灯
小
中
大
”的年轻人,实属罕见。
这绝非普通匠人,甚至不像是寻常读书人。
“想法……不错。
”黑伯最终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褒贬,“但做出来,让人用起来,才是本事。
明日,我去寻张氏和李家说道说道。
” 接下来的日子,苏轶更加忙碌。
他白天在码头接些零活,维持最基本的生计,晚上则借着微弱的灯光,利用黑伯寻来的废旧材料,反复推敲、试验他那简易吊杆和保鲜木桶。
制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他虽有理论,但动手能力仍需磨练。
削制木料时划伤手是常事,榫卯结构稍不精准便前功尽弃。
但他有着惊人的耐心和专注,一次失败,便再来一次。
张氏和李家汉子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看到苏轶那近乎执拗的认真,以及逐渐成型的、看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的家伙事后,也多了几分期待,甚至偶尔会搭把手,提供些建议。
数日后,当那架利用旧船桨和粗毛竹改造的简易吊杆,在几个船工的啧啧称奇中,轻松地将一筐沉重的盐包从船上吊到岸上时,码头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而那带有夹层、内敷湿泥(暂代冰块)的保鲜桶,也让张氏隔日卖出的鱼获,看起来依旧鲜亮,卖价好了不少。
效果立竿见影。
苏轶的名字,不再仅仅与“手艺尚可的修理工”联系在一起,开始带上了一点“巧匠”甚至“智士”的色彩。
来找他帮忙解决各种琐碎技术问题的人多了起来,报酬也不再仅仅是糊口的粮食,偶尔会有些许铜钱,甚至是一小罐难得的盐。
王胥市掾果然又来了两次,但态度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黑伯依旧用钱粮打点。
第二次,当王胥的目光扫过码头上那架显眼的吊杆,以及周围船工对苏轶隐隐的维护态度时,他敲诈的言语便没那么理直气壮了。
黑伯这次给出的“孝敬”明显薄了些,王胥捏了捏,哼唧了两声,竟也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苏轶知道,他初步达成了目标。
他像一株柔韧的水草,开始在这片泥泞的河滩扎下细密的根须,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联结。
然而,就在他以为可以暂时喘息之时,一股更隐蔽的暗流,开始向他涌来。
一日傍
这绝非普通匠人,甚至不像是寻常读书人。
“想法……不错。
”黑伯最终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褒贬,“但做出来,让人用起来,才是本事。
明日,我去寻张氏和李家说道说道。
” 接下来的日子,苏轶更加忙碌。
他白天在码头接些零活,维持最基本的生计,晚上则借着微弱的灯光,利用黑伯寻来的废旧材料,反复推敲、试验他那简易吊杆和保鲜木桶。
制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他虽有理论,但动手能力仍需磨练。
削制木料时划伤手是常事,榫卯结构稍不精准便前功尽弃。
但他有着惊人的耐心和专注,一次失败,便再来一次。
张氏和李家汉子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看到苏轶那近乎执拗的认真,以及逐渐成型的、看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的家伙事后,也多了几分期待,甚至偶尔会搭把手,提供些建议。
数日后,当那架利用旧船桨和粗毛竹改造的简易吊杆,在几个船工的啧啧称奇中,轻松地将一筐沉重的盐包从船上吊到岸上时,码头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而那带有夹层、内敷湿泥(暂代冰块)的保鲜桶,也让张氏隔日卖出的鱼获,看起来依旧鲜亮,卖价好了不少。
效果立竿见影。
苏轶的名字,不再仅仅与“手艺尚可的修理工”联系在一起,开始带上了一点“巧匠”甚至“智士”的色彩。
来找他帮忙解决各种琐碎技术问题的人多了起来,报酬也不再仅仅是糊口的粮食,偶尔会有些许铜钱,甚至是一小罐难得的盐。
王胥市掾果然又来了两次,但态度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黑伯依旧用钱粮打点。
第二次,当王胥的目光扫过码头上那架显眼的吊杆,以及周围船工对苏轶隐隐的维护态度时,他敲诈的言语便没那么理直气壮了。
黑伯这次给出的“孝敬”明显薄了些,王胥捏了捏,哼唧了两声,竟也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苏轶知道,他初步达成了目标。
他像一株柔韧的水草,开始在这片泥泞的河滩扎下细密的根须,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联结。
然而,就在他以为可以暂时喘息之时,一股更隐蔽的暗流,开始向他涌来。
一日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