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抉择

关灯
苏轶那夜的话语,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几人心中漾开涟漪后,表面很快恢复了平静。

     周夫子依旧愤世嫉俗,但不再轻易与苏轶争辩;黑伯依旧沉默寡言,打理着棚户区里无人知晓的暗线;惊鸿则再次神出鬼没,偶尔带回一些关于外界纷乱的消息——陈胜势力似乎在扩张,但秦军也在调兵遣将,局势晦暗不明。

     苏轶则继续他在码头的生活,只是更加忙碌。

    那架简易吊杆引来了更多关注,甚至有两个小工头找上门,想请他帮忙在他们的货栈也弄一套。

     苏轶没有拒绝,但他提出的报酬方式很特别:不要钱,只要粮食,并且要求对方必须允许码头那些最贫苦的役夫在非装卸货时,也能免费使用这吊杆搬运自家的重物。

     这要求有些古怪,但看在能省下大量人工成本的份上,工头们犹豫后还是答应了。

    于是,码头上出现了奇异的一幕:官商的盐包、绸缎用着苏轶打造的器械轻松起吊,而贫苦老役夫家那袋沉甸甸的黍米,也能借力搬上河堤。

     苏轶并未宣扬什么,但他的行为,却像无声的语言,在这片信奉实力的码头上,悄然改变着一些东西。

     他依然帮人修理工具,改良渔具,甚至开始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水力来驱动捣米的石臼。

    他的“有用”,不再仅仅是维系自身生存,开始带上了一种不着痕迹的、试图改善这片土壤的意图。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王胥市掾到底还是按捺不住了。

    苏轶名声渐起,却并未像他预想的那样主动前来“孝敬”,这让他感觉权威受到了挑战。

     这一日,他带着两名跟班,大摇大摆地再次来到苏轶平日做活计的河滩。

     “苏轶!”王胥叉着腰,声音带着刻意拔高的官威,“近来你这营生,很是红火啊!” 苏轶放下手中的刨子,站起身,微微躬身:“赖市掾大人照拂,混口饭吃。

    ” “照拂?”王胥皮笑肉不笑,“我看你是忘了这下邳城的规矩!你在此营生,可曾缴纳市税?可曾孝敬……呃,可曾懂得上下打点?” 这是赤裸裸的索贿了,而且比前两次更加直白。

     周围干活的船工、役夫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紧张地望过来。

    张氏和李家汉子互相使了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