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风暴已至
关灯
小
中
大
当苏轶在那破旧小屋的晨曦中,为黑伯小心擦拭额角的伤口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宫,正笼罩在一片异样的死寂与喧嚣交织的氛围中。
咸阳宫·章台宫 熏香袅袅,却驱不散殿内那股源于权力核心的冰冷与压抑。
二世皇帝胡亥斜倚在御座上,面色带着纵欲过度的苍白与虚浮,眼神却异常亢奋,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鎏金的扶手。
他刚刚听完了来自东方的紧急军报。
“陈胜?吴广?”胡亥的声音尖细,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荒谬感,“区区闾左戍卒,九百人,就敢僭称张楚?还攻下了蕲县、铚县、酂县、苦县、柘县……?” 他每念一个地名,声音就拔高一分,最后几乎成了尖叫,“你们告诉朕,我大秦的郡县兵甲,都是泥塑木雕吗?!” 殿下的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应。
丞相李斯站在百官之首,眉头紧锁,深深垂首,宽大的袍袖下,手指微微蜷缩。
他比胡亥更清楚局势的严重性。
这绝非简单的戍卒暴动,其蔓延速度之快,背后必然有六国遗孽推波助澜,更反映出天下黔首对严刑酷赋积怨已深。
“陛下息怒。
”一个阴柔而平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中车府令赵高缓步出列,他面白无须,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近乎慈悲的假笑,“不过是些不知死活的蝼蚁,趁着地方官吏懈怠,闹出些许动静罢了。
我大秦带甲百万,战将如云,只需遣一员上将,旦夕可平。
” 他轻描淡写,将一场可能动摇国本的叛乱,说成了疥癣之疾。
胡亥的怒气似乎被安抚了些,但依旧烦躁:“那依你之见,该派何人?” “通武侯王贲老成持重,可当此任。
”李斯终于开口,提出了一个稳妥的人选。
王贲乃名将王翦之子,军功卓着,威望足以服众。
赵高却微微一笑,摇头道:“丞相所言甚是,然通武侯年事已高,剿灭此等毛贼,何须牛刀? 臣以为,少府章邯,精明强干,熟知刑徒事务,如今骊山、阿房宫刑徒众多,正可编练成军,戴罪立功,由章邯统领东征,必能马到成功。
” 李斯心中一沉。
章邯是赵高的人,掌管皇室财政和刑徒,虽有些能力,但从未独立统帅过大军。
赵高此举,分明是想借机掌控兵权!他想反驳,但看到胡亥那明显倾向于赵高的表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自沙丘之谋后,他与赵高虽同处一条船,但权力的天平已悄然倾斜。
“章邯?”胡亥想
咸阳宫·章台宫 熏香袅袅,却驱不散殿内那股源于权力核心的冰冷与压抑。
二世皇帝胡亥斜倚在御座上,面色带着纵欲过度的苍白与虚浮,眼神却异常亢奋,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鎏金的扶手。
他刚刚听完了来自东方的紧急军报。
“陈胜?吴广?”胡亥的声音尖细,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荒谬感,“区区闾左戍卒,九百人,就敢僭称张楚?还攻下了蕲县、铚县、酂县、苦县、柘县……?” 他每念一个地名,声音就拔高一分,最后几乎成了尖叫,“你们告诉朕,我大秦的郡县兵甲,都是泥塑木雕吗?!” 殿下的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应。
丞相李斯站在百官之首,眉头紧锁,深深垂首,宽大的袍袖下,手指微微蜷缩。
他比胡亥更清楚局势的严重性。
这绝非简单的戍卒暴动,其蔓延速度之快,背后必然有六国遗孽推波助澜,更反映出天下黔首对严刑酷赋积怨已深。
“陛下息怒。
”一个阴柔而平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中车府令赵高缓步出列,他面白无须,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近乎慈悲的假笑,“不过是些不知死活的蝼蚁,趁着地方官吏懈怠,闹出些许动静罢了。
我大秦带甲百万,战将如云,只需遣一员上将,旦夕可平。
” 他轻描淡写,将一场可能动摇国本的叛乱,说成了疥癣之疾。
胡亥的怒气似乎被安抚了些,但依旧烦躁:“那依你之见,该派何人?” “通武侯王贲老成持重,可当此任。
”李斯终于开口,提出了一个稳妥的人选。
王贲乃名将王翦之子,军功卓着,威望足以服众。
赵高却微微一笑,摇头道:“丞相所言甚是,然通武侯年事已高,剿灭此等毛贼,何须牛刀? 臣以为,少府章邯,精明强干,熟知刑徒事务,如今骊山、阿房宫刑徒众多,正可编练成军,戴罪立功,由章邯统领东征,必能马到成功。
” 李斯心中一沉。
章邯是赵高的人,掌管皇室财政和刑徒,虽有些能力,但从未独立统帅过大军。
赵高此举,分明是想借机掌控兵权!他想反驳,但看到胡亥那明显倾向于赵高的表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自沙丘之谋后,他与赵高虽同处一条船,但权力的天平已悄然倾斜。
“章邯?”胡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