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兼爱非攻

关灯
惊鸿的归来与那份珍贵的情报,像一阵强风,吹散了苏轶眼前的部分迷雾,也让他脚下的道路变得更加清晰而紧迫。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有用”,而是开始主动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细密而坚韧的网。

     寻找真正的墨者,是苏轶计划的第一步。

    凭借惊鸿带回的线索和黑伯在底层经营多年的人脉,他们很快锁定了一个目标——住在城东边缘、以制作精巧漆器为生的老匠人,徐夫子。

     此人寡言少语,手艺精湛,却甘于清贫,且家中藏有一些非儒家、非法家的残破典籍。

    更关键的是,惊蛰在一次夜间探查时,发现他后院工棚地下,竟有一个隐蔽的、存放着各种精密模具和奇特机关零件的小窖。

     苏轶没有贸然拜访,而是选择了一个巧妙的方式。

    他让张氏带着那架改良后的吊杆的详细结构图,假意请教几个关于承重和节点加固的“难题”,前去试探。

     徐夫子起初颇为警惕,但看到那设计巧妙、明显融入了机关术精髓的草图后,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精光。

     他仔细研究了图纸,指出了几处连苏轶都未曾留意的可优化之处,言语间透露出的对力学、结构的深刻理解,远超普通匠人。

     几次“技术交流”后,苏轶亲自登门。

     他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墨家、关于天下大势的话题,只是就着那吊杆和之前救援漕船时使用的绳索技术,与徐夫子进行了一场纯粹的技术探讨。

    从杠杆力矩谈到滑轮组省力原理,从绳索材质谈到结节受力分析。

     徐夫子的话渐渐多了起来,眼中闪烁着遇到知音的兴奋。

    当苏轶“不经意”地提起,希望能设计一种更有效的提水工具,以缓解码头附近高地菜园的灌溉难题时,徐夫子终于长长叹了口气。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先祖之道,早已凋零。

    ”他看着苏轶,目光复杂,“阁下并非寻常匠人,所求者,恐怕也非区区提水之器吧?” 苏轶知道时机已到,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先贤之道,在于利民。

     苏某所求,不过是希望在这乱世之中,为如徐夫子这般有真才实学者,为码头那些挣扎求生的普通人,寻一条能凭借双手与智慧安稳活下去的路,而非成为权贵倾轧、刀兵相向的炮灰。

    ” 他顿了顿,声音沉静而有力:“这,是否也算一种‘兼爱’?” 徐夫子沉默良久,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最终,他缓缓起身,走向那个隐蔽的地窖入口。

     “苏先生,请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