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造势之基

关灯
玄微先生所说的“造势”,正是点醒苏轶,不能只满足于在下邳的方寸之地“种地”,必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理念和力量,投射到更广阔的天下棋局中去,主动去创造和引导有利于自己的“大势”。

     “我明白了。

    ”苏轶的目光逐渐变得清明而坚定,“鬼谷不是给我答案,而是给了我一个更高的视角和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他们帮我,是因为我的‘不同’,而他们也想看看,这种‘不同’最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那么,我们就不能辜负这份‘期待’。

    下邳是我们的根基,但不能永远是我们的囚笼。

    ” 次日,官坊内的气氛愈发微妙。

    吴管事等人虽未再明目张胆地构陷,但那种无处不在的排挤和监视却更加严密。

     工盟成员被分配的活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苛刻,稍有延误便是呵斥与惩罚。

     同时,郡府下达了新命令:因章邯将军前线急需,命官坊及所有“助役”工匠,半月内赶制强弩千张,箭矢五万!任务量陡增数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

    工盟内部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一部分人开始动摇,认为当初不如缴纳捐税,也好过如今在这官坊中被如此磋磨;另一部分人则对苏轶产生了怨言,觉得是他将大家带入了这更艰难的境地。

     裂缝,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显现。

     苏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知道,这是危机,也是契机。

    官府的压迫,正不断地将工盟成员推向自己这一边,而内部的动摇,则需要用实实在在的“希望”来弥合。

     他找到了徐夫子和周夫子。

     “徐夫子,以您之见,若集合工盟所有巧匠,优化工序,采用标准化部件分工合作,这强弩与箭矢的产量,最高可提升几成?”苏轶直接问道。

     徐夫子眼中精光一闪,沉吟片刻:“若完全摒弃官坊老旧之法,采用我等研讨的新式模具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