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砺刃

关灯
张把总闻言,那双因愤怒而圆睁的眼睛眯了起来,身体前倾,带着审视与怀疑:不费老子一兵一卒?后生,你晓得黑风岭那坐山雕赵魁是啥来路不?那是行伍里混老了、因械斗宰了上官才落草的油子!他寨子里就架着两门劈山炮!老子带人啃了几次都崩了牙,你凭啥在这吹大气? 旁边的山羊胡师爷也阴恻恻地帮腔:后生仔,赵魁可不是听个响就尿裤子的泥腿子。

     陈远心里咯噔一下。

    匪首是老兵痞,还有炮!这张把总之前语焉不详,关键信息藏到现在。

    这已不是普通土匪,而是个小军阀。

    用土炸药吓唬或者小队突袭,在炮和懂行的匪首面前,就是送死。

     他脑子飞快转动,瞬间推翻了原有方案。

    脸上却不露分毫,反而迎着张把总审视的目光,语气更沉静:大人,正因为匪首懂行,寨子结实,硬打只会白白折损弟兄,所以才更不能硬碰硬,得打他的软肋,乱他的阵脚。

     张把总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软肋?啥软肋? 我不要大人派兵跟我去冒险。

    只求一道手令,让我和两个手下能便宜行事。

    再请大人按我说的,三天后午时,派一哨弟兄到黑风岭东边山口,把旗子锣鼓都搞起来,做出要拼命的架势,但别真往里冲,把土匪的主力牢牢吸在前寨就行。

     还是佯攻?赵魁能信? 这不是诈他,是明着来,他不得不信。

    陈远语速平稳,逻辑清晰,赵魁懂行,更清楚大人您手上有多少兵,前几次没打下来就是证明。

    他看您这次摆开阵仗要决战,肯定会以为我们有了啥倚仗,必然把主力放在东边险要地方严防死守。

    这是他的习惯,也是正道。

     他顿了顿,让张把总琢磨一下,接着抛出核心:我们趁这个机会摸进去,目标不是杀人,也不是跟他手下硬拼,是——烧了他的粮,断了他的水。

     烧粮断水?张把总身子往前凑了凑。

     对。

    山上几百人张嘴要吃饭,粮食肯定有固定的地方囤着。

    喝水,也离不开固定的泉眼或者水窖。

    陈远结合自己的认知分析道,大人前几次去打,都是在夏秋,山水正旺的时候吧? 张把总一愣:......是又怎样? 现在已是深秋,天干物燥,山里的水也快断了。

    只要找到地方,一把火烧了粮仓,再往水里下点料,山上立马就得断炊。

    到时候大人再派人喊话,只抓赵魁,旁人不论,军心一散,赵魁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镇不住场子。

    粮饷说不定能抢回来,最不济,也能废了他这个窝,让他以后再也成不了气候。

    这是直接抄他老底的办法。

     陈远的话不带煽情,只有冷静的计算,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直插对手最要命的地方。

     张把总死死盯着陈远,像是在掂量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几斤几两。

    不派兵,没啥损失;真要能烧了粮断了水,引发内乱,这功劳就跟白捡一样。

    这买卖,做得过。

     张把总猛地一拍大腿,老子就信你一回!给你手令!三天后,按你说的办! 拿到盖着朱红大印的手令,陈远不再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