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凑得更近

关灯
” 硬币在袋里轻轻撞,像在应和他的话。

    林砚想起每个周末的午后,自己总趁老陈午睡时,偷偷掀开铁皮盒的红绳。

    阳光从宿舍窗户斜进来,照在硬币上,能数清五毛硬币背面的梅花纹路。

    他把钱摊在作业本上,一角、五角、一元地码整齐,心里算着还差多少能买块新木板——县城文具店的老板说,最好的战术板要三十五块,他攒了三个月,才凑够十七块八。

     “后来攒到二十块的时候,发现老陈自己在修那板子。

    ”他忽然笑了,眼角的纹路里盛着夕阳,“他用浆糊粘了层旧报纸,又刷了遍墨汁,说‘这样写起来更清楚’。

    我躲在门后看,他粘报纸时手在抖,大概是那天修球门累着了。

    ” 8号小子把耳朵凑到塑料袋边,听着硬币的叮当声:“那后来呢?钱花了吗?” “花了。

    ”林砚的指尖划过孩子柔软的发顶,“那年冬天特别冷,我们用攒的钱买了台二手暖风机,放在休息室里。

    老陈骂我们乱花钱,却每天提前半小时去开机器,说‘让孩子们进来就暖和’。

    ”他望着医院门口那棵小槐树,叶子在风中轻轻晃,“其实他早知道我在数钱,铁皮盒的红绳总留着道缝,像故意给我留的方便。

    ”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系在一起的丝带。

    林砚忽然想起老陈临终前,他在病床前打开那只铁皮盒,里面的硬币早就换成了叠得整齐的纸币,最底下压着张字条:“战术板不用换,孩子们的心意就是最好的板子。

    ”字迹已经看不清了,却能摸出落笔时的轻重,像在纸上敲出了当年硬币的节奏。

     “林哥你看!”8号小子忽然指着球场方向,林风正举着块新黑板往这边走,上面用白漆画着大大的足球场,边角还画了个笑脸,和足球上的那个一模一样。

    “是新战术板!” 林砚牵着孩子往球场跑,塑料袋里的硬币唱得更欢了。

    他知道,有些愿望不必实现得那么着急——当年没换成的战术板,此刻正长在林风手里的黑板上,长在孩子们奔跑的脚印里,长在这袋叮当作响的硬币里。

    就像老陈说的,最好的板子从来不是木头做的,是人心攒起来的暖,能在风里雨里,画出最直的线,也能绕开所有的坎,把念想引向该去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磊笑起来,眼角的纹路里盛着橘红色的霞光,塑料袋里的硬币跟着他的动作跳,撞击声脆得像咬碎了冰糖。

    “他才不换呢。

    ”他往球场边的石桌走,脚步踢起满地槐花瓣,“有次俱乐部发了新板,烤漆的,蓝汪汪的能照见人影,他转身就送给体校的孩子,说旧的顺手,上面的划痕都是念想。

    ” 林砚把硬币袋放在石桌上,借着最后一点天光,看见赵磊手背上的疤痕——是当年帮老陈抬旧战术板时被钉子划的。

    那木板边缘裂着道缝,老陈总用红布条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