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不可辩驳的证据

关灯
成了一系列图案,核心结构完美契合那‘世界之树’的双生形态,灵感来源标注为‘未知’……” “我对‘地球模拟器’的某些历史片段进行回溯分析时,发现了之前被标记为‘随机噪声’的数据,如今清晰显示出与那玄黄色光芒同频的能量波动……” 这些个体报告,与核心数据库的系统性异常相互印证,构成了一条无法斩断的证据链。

    这不再是凯洛个人的“臆想”或小团体的“污染”,这是整个元境基础与无数个体意识同时产生的、指向同一方向的——集体认知偏移。

     任何试图将这一切归咎于“高级别模拟错误”或“外部攻击”的解释,在如此庞大、多元且自洽的证据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如同试图用一张纸去阻挡海啸。

     在地球,情况同样如此。

     林雪的昏迷并未让奇迹消散,反而让证据的传播脱离了个人因素的干扰,变得更加“客观”和无法压制。

     首先是一份由“全球脑科学合作组织”(GBNC)流出的、措辞谨慎但内容爆炸的内部简报。

    简报汇总了东亚地区十几个实验室在“特定时间窗口”内记录到的大规模、高同步性、异常脑电活动数据。

    尽管简报避免直接定性,但其引用的数据模型和统计显着性(P值小于10^-9),在业内看来,几乎等同于宣布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意识互联现象。

     紧接着,国际主流学术期刊的预印本服务器上,几乎在同一时间涌现出数十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论文。

    这些论文从神经影像学、梦境研究、大数据分析、甚至理论物理等不同角度,共同指向那个凌晨发生的异常: 《论特定文化原型在跨个体梦境中呈现的超高一致性:以“世界之树”意象为例》 《伽马波全局同步:一次无法用现有模型解释的集体意识事件》 《从信息论视角分析“东亚共梦事件”中蕴含的非局部相关性》 《是否存在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