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意识的疫苗

关灯
、周遭环境发生超现实剧变时,能够牢牢抓住一个内在的、稳定的“认知锚点”。

     这个“锚点”,可以是一个极其私密且坚定的记忆(母亲的笑容,爱人的承诺),可以是一个超越物质的精神信仰(家国情怀,某种哲学理念),甚至可以只是一个纯粹的、对“自我存在”的确信无疑。

     训练方法出人意料的“低技术”,却极其严苛: 感官剥离与重构:在绝对安静、黑暗的环境中,让受训者完全依赖内在感知,反复确认“我思故我在”的基石。

     矛盾信息耐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种物理法则矛盾、逻辑悖论场景,训练受训者在这种认知冲突中,保持核心意识的稳定,不陷入混乱或崩溃。

     意象聚焦与强化:引导受训者找到并不断强化属于自己的那个“内在锚点”意象,使其成为意识海洋中永不沉没的礁石。

     第一批受训者,是自愿报名的残存军人和心理素质极强的科研人员。

    训练过程堪称折磨。

    有人因无法承受认知冲突而精神暂时失常,有人在感官剥离中陷入极度恐慌。

    但成功者,他们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澈和坚定。

     机会很快到来。

     一股小规模的琉璃色覆写前沿,突破了外围防御场的薄弱点,侵入了一个位于山腹中的后勤补给节点。

    驻守在那里的一排士兵,成为了第一批在实战中检验“疫苗”的人。

     当那冰冷的、带着编译力量的琉璃光芒涌入通道时,恐怖的景象再次上演。

    墙壁开始泛起水波,材质向晶体转变。

    熟悉的物理感正在被剥夺。

     然而,与上海守军瞬间被冻结、陷入存在性恐惧不同,这排士兵在排长的低吼声中,几乎同时闭上了眼睛(或仅留一条缝隙维持基本观察),开始执行“现实锚定”程序。

     他们无视正在异化的环境,将全部精神聚焦于内在。

     有人默念着家乡的名字,想象着门前那棵老槐树的纹理。

     有人回忆着入伍时的誓言,那股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