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关键的密码
关灯
小
中
大
“鹰巢”——一个隐藏在山体深处的、由原本的防空指挥所改造而成的数据分析中心。
这里没有前线震耳欲聋的炮火,只有服务器集群低沉的嗡鸣、键盘敲击的细碎声响,以及大屏幕上不断流动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数据流。
林克坐在其中一台工作站前,屏幕上分割着数十个窗口:琉璃飞行器的轨迹记录、能量爆发频谱、空间扰动波形、甚至包括一些从被部分覆写区域侥幸回收的、结构奇异的金属碎片(或者说,曾经是金属)的微观扫描图。
他的任务,是从这海量的、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征服者行动模式的规律,尤其是那些非典型的、可能暴露其弱点的“异常”瞬间。
他的眼睛因长时间聚焦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失去了驾驶战机的驰骋感,他将自己全部的战斗直觉和空间感知能力,都投入到了这片由数字和波形构成的抽象战场上。
姐姐沉睡的面容,是他屏幕旁唯一的一张实体照片,无声地支撑着他。
与此同时,在“棱光坟场”,凯洛的琉璃结晶与陈静领导的“彼岸”分析单元保持着高强度、高风险的意识连接。
那块来自“覆写器”的样本数据,如同一个狂暴的囚徒,在由人类集体意识构成的“透镜”下不断冲撞,试图挣脱。
每一次能量波动,每一次逻辑自洽又崩坏的循环,都被双方以各自的方式记录、解析。
陈静和她的团队,更像是一群感性的“诗人”,他们捕捉样本中那些无法被逻辑完全描述的“情绪”和“意图”——那“覆写意志”中隐藏的、近乎僵化的傲慢;那在与地球现实碰撞时产生的、细微的“困惑”与“挫败感”。
凯洛则是一位冷静的“解剖学家”,他用SJ星的逻辑工具,精确地剖析着样本的结构,寻找其能量传导路径中的关键节点,计算其维持稳定所需的最小“逻辑熵值”。
双方的数据和洞察,通过那条脆弱的连接通道,日夜不停地交汇、碰撞。
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模拟了一种又一种干扰波形,试图诱发样本
这里没有前线震耳欲聋的炮火,只有服务器集群低沉的嗡鸣、键盘敲击的细碎声响,以及大屏幕上不断流动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数据流。
林克坐在其中一台工作站前,屏幕上分割着数十个窗口:琉璃飞行器的轨迹记录、能量爆发频谱、空间扰动波形、甚至包括一些从被部分覆写区域侥幸回收的、结构奇异的金属碎片(或者说,曾经是金属)的微观扫描图。
他的任务,是从这海量的、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征服者行动模式的规律,尤其是那些非典型的、可能暴露其弱点的“异常”瞬间。
他的眼睛因长时间聚焦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失去了驾驶战机的驰骋感,他将自己全部的战斗直觉和空间感知能力,都投入到了这片由数字和波形构成的抽象战场上。
姐姐沉睡的面容,是他屏幕旁唯一的一张实体照片,无声地支撑着他。
与此同时,在“棱光坟场”,凯洛的琉璃结晶与陈静领导的“彼岸”分析单元保持着高强度、高风险的意识连接。
那块来自“覆写器”的样本数据,如同一个狂暴的囚徒,在由人类集体意识构成的“透镜”下不断冲撞,试图挣脱。
每一次能量波动,每一次逻辑自洽又崩坏的循环,都被双方以各自的方式记录、解析。
陈静和她的团队,更像是一群感性的“诗人”,他们捕捉样本中那些无法被逻辑完全描述的“情绪”和“意图”——那“覆写意志”中隐藏的、近乎僵化的傲慢;那在与地球现实碰撞时产生的、细微的“困惑”与“挫败感”。
凯洛则是一位冷静的“解剖学家”,他用SJ星的逻辑工具,精确地剖析着样本的结构,寻找其能量传导路径中的关键节点,计算其维持稳定所需的最小“逻辑熵值”。
双方的数据和洞察,通过那条脆弱的连接通道,日夜不停地交汇、碰撞。
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模拟了一种又一种干扰波形,试图诱发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