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风起青萍

关灯
风掀起,里面传来说书人拍醒木的响:列位看官,且说这辛大人如何...... 好个沈十二。

    辛弃疾转身时眼里有光,他原是教坊乐工,偏生把民间调子摸得透。

     范如玉将药碗推到他手边:绿芜说,说书人把您夜宿农舍、跟老农分野菜羹的事都编进去了。

    她指尖抚过案头《铅山屯田议》,我让人刻了话本小册,附了屯田议的节选,题作《辛公惠民录》,明儿让绿芜去流民聚集的瓦子巷分发。

     夫人这是要把二字,刻进百姓骨头里。

    辛弃疾端起药碗,药汁苦得舌头发麻,可喉间漫开的却是甜,裴元节要我身败名裂,我偏要让百姓替我说话。

     三日后的临安街头,连卖浆水的老妇都能说上两段辛使君垦荒记。

     瓦子巷口,绿芜裹着青布衫,抱着一摞《辛公惠民录》,看两个孩童用树枝在地上画辛使君执犁图。

     扎红绳的小丫头举着树枝当铁犁,喊:一亩养一兵,十年复汴京!围在边上的孩子跟着起哄,惊得卖炊饼的老汉直拍膝盖:这小祖宗,倒比我那读私塾的儿子还会说大道理! 消息传到裴元节耳朵里时,他正对着案头伪造的发笑——信里夹着假印的契纸,写着以茶引换甲胄,八月十五北渡。

     可下人们来报街头孩童的唱词,他手中的狼毫地断成两截。

     反了!他掀翻茶案,建州贡茶泼在假契上,晕开一团褐渍,这辛弃疾,收买细作也就罢了,连童稚都煽动! 当夜,裴元节乘软轿直入禁中。

     孝宗正对着烛火看《铅山屯田议》,见他慌慌张张的模样,抬了抬眼皮:裴卿深夜求见,所为何事? 陛下!裴元节跪在金砖上,额头几乎要碰着地面,辛弃疾私通北地商贾,更令细作编歌谣、教童稚,其心......其心可诛! 孝宗放下奏疏,指节敲了敲案头的《辛公惠民录》:朕昨日在御花园,听小内监背一亩养一兵。

     你说这是煽动,可联倒觉得,百姓爱听的,未必是坏事。

    他顿了顿,这样吧,遣个密使南下,去江西查查。

     密使到洪州那日,正逢铅山屯田营破土。

     辛弃疾站在荒地上,粗布短褐沾着泥点,手里的铁犁磨得发亮。

     他回头看身后百来个流民,有拄着拐杖的老丈,有抱着襁褓的妇人,眼里都燃着光。

    起犁!他大喝一声,铁犁扎进板结的土块,翻起的黑土混着草屑,像铺开的绸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人!跟在他身边的里正急得直搓手,您这是何苦? 让庄丁做就是了。

     我这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