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无声惊雷动

关灯
为罪,我等愿共赴法场。

    更有张皱巴巴的纸附在卷末,是个孩子用炭笔涂的:一人立雪中,执长剑,身后千人举着茶枝,茶芽上的白点,倒像是落了层新雪。

     陛下。

    王岊声音发颤,这画......是村童所绘。

     殿中静得能听见龙脑香燃尽的噼啪声。

     孝宗靠在御座上,指节抵着眉心,目光扫过联名书上密密麻麻的指印——有粗粝的老茧印,有沾着泥渍的少年印,甚至有个极小的,该是奶娃娃的指尖按的。

     他忽然想起前日早朝,章文亮还在说草民无知,不可纵其议政,可此刻这些指印,倒像一把把小锤,敲得他胸口发闷。

     民心如此,岂可负之?孝宗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

     王岊抬头,见皇帝眼里有光在晃,像是要落雨的天。

     辛弃疾在京待勘的宅邸里,铜炉中沉水香烧得正旺。

     他坐在书案前,狼毫笔在《御金三策》上走得极慢,墨迹未干,又被他蘸着水轻轻晕开——这是范如玉教他的法子,说这样抄出的策论,墨色会像山雾,能藏些锋芒。

     绿芜掀帘进来时,他正对着新抄的半卷发怔。

     小丫鬟捧着个青竹匣,匣盖上还沾着晨露:夫人遣我送新茶,说是百姓争着献的雪后春,只奉辛公。

     辛弃疾打开竹匣,嫩生生的茶芽裹着白毫,果然像雪后初绽的春枝。

     他拈起一撮,放在鼻端轻嗅,忽然想起在江州城外,那些挑茶担的百姓举着茶芽喊:辛公尝尝,这是今年头茬!茶气混着记忆里的人声,熏得他眼眶发热。

     案头的《御金三策》被风掀开一页,他盯着自己写的等字,脑中突然如电光火石——章文亮近年的奏疏在眼前一一闪过,四字像钉子般扎进纸页,再联想起近年主战派官员被贬的案例,竟织成一张大网:以静制动,以查止变......他抓起笔,在策论末页狂草:敌不以兵攻,而以文缚;我不可止于辩,当以势破。

     三日后的早朝,孝宗的诏书像块烧红的炭,烫得满朝文武噤声。

     辛弃疾虽有擅赦之嫌,然情有可原,功远过微。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