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刺刀

关灯
铸造组负责浇铸更厚实、更笔直的铳管,尝试着用简易的拉床拉出浅膛线。

     虽然成功率不高,但朱由检坚持要求尝试。

     击机组负责打造那精密的燧石夹、击锤、弹簧和撞砧,淬火工艺被反复改进。

     定装组则用油纸熟练地包裹着定量的火药和铅弹。

     效率比在行军途中提高了数倍。

     朱由检几乎每日必至。

     他不再只是旁观,而是会提出具体的要求。

     这日,他看着一支刚刚组装好的燧发枪,又拿起一支普通的长矛比划着,眉头紧锁。

     他想到了自称火铳最好的搭配,刺刀! “李大使。

    ” “臣在!”李胜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

     “这自生火铳犀利无比,百步之外可取敌性命。

    ” 朱由检将燧发枪平举。

     “可一旦被敌近身,火铳手便如待宰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 “需长矛手、刀盾手层层护卫,阵型转换繁复迟缓,易为敌所乘。

    ” 李胜点头:“陛下圣明!此乃火器通病,鸟铳手遇敌近身,往往弃铳而逃。

    ” 朱由检将长矛的矛尖,虚虚抵在燧发枪的铳口下方, “能否将矛刃与火铳合二为一?铳口之下,加装一截利刃,平时折叠或卸下,不妨碍射击。

    ” “待敌近身,火铳手无需换械,只需将此刃展开或装上,火铳立变长矛,可刺,可格!”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折叠刺刀和套筒式刺刀的动作。

     李胜和周围几个核心工匠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将利刃装在火铳上?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思妙想。

     但仔细一想,却又妙到极点。

     火铳手瞬间拥有近战能力,无需频繁更换阵型,战力何止倍增? “陛下天纵奇才,此乃神技啊!” 李胜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臣明白了,这就试,这就试!” 难题随之而来。

     如何在坚固的铳管上可靠地安装利刃? 如何保证射击时利刃不松动脱落影响精度? 如何确保近战刺杀时连接处足够坚固? 折叠机构如何设计才方便快捷? 一连数日,匠营里试验了各种方案。

     铳口焊接铁环,插入匕首,射击几次后,铁环崩裂。

     铳管下方钻孔,用铁销固定短矛,影响铳管强度,且装卸不便。

     尝试制作可折叠的刺刀,铰链结构又过于复杂脆弱。

     失败品堆积如山。

     李胜急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