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岁女孩失踪案
关灯
小
中
大
1991年6月13日的午后,胶东半岛的阳光正烈,青岛平度市两木乡驻后村的土路上蒸腾着热气。
12岁的丽丽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蹦蹦跳跳地消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这是她留给世界最后的鲜活身影。
这个被唤作丽丽的女孩,户口本上写着张永利,却是村里人人皆知的特殊孩子。
她本姓刘,来自二十里外的云山乡北柳圈村,只因亲生父母是超生户,又盼着个男孩,降生第三天就被送到了驻后村张华静夫妇家。
张家夫妇把她捧在手心疼,姐姐更是形影不离,红扑扑的脸蛋、清脆的笑声,让这个贫寒的农家院总飘着暖意。
村里人都说,丽丽这孩子是来报恩的,成绩常年拔尖,见了长辈老远就甜甜地喊,谁见了都忍不住想多疼她几分。
可就是这样一个惹人爱的孩子,那天下午放学后再也没回家。
张华静疯了似的冲出家门时,太阳正往西边的麦垛后沉。
丽丽——丽丽——嘶哑的呼喊撞在土墙上,又弹回来砸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上。
村民们扛着锄头、放下针线,跟着张家夫妇在周边的沟沟壑壑里找了整夜。
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里交织,像一张焦急的网,却连女孩的衣角都没捞着。
消息传到北柳圈村,刘氏夫妇瘫坐在炕沿上,眼泪砸在补丁摞补丁的被褥上。
当年送孩子时咬着牙说永不相认,此刻却恨不得扒开地皮把女儿找回来。
两家人起初还互相打气,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希望被熬成焦灼,猜疑就像野草般疯长。
张家觉得刘家是看孩子出息了,偷偷领回去藏了;刘家则怀疑张家嫌养女费钱,把孩子卖了换了彩礼。
曾经和睦的两家人,见面就红着眼吵,唾沫星子溅在彼此憔悴的脸上。
12岁的丽丽,既没跟同学红过脸,也从没抱怨过家里穷,谁会害她?若是自己走了,又能往哪儿去?三个月,五个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驻后村的炊烟里,从此掺了化不开的愁。
转眼到了1992年春天,平度130万亩麦田绿得能掐出水来。
4月4日深夜,北柳圈村的刘老汉在村北机井边抽水浇地,昏黄的灯光里,随着水位下降,井壁上渐渐露出个鼓鼓囊囊的东西。
莫不是哪个小偷藏的赃物?老汉搓着手,用扁担勾上来一看——旧麻袋裹着的,竟是一具散发着恶臭的尸体。
第二天清晨,平度公安局的干警踩着露水赶到现场。
5米宽的大口井像只
12岁的丽丽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蹦蹦跳跳地消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这是她留给世界最后的鲜活身影。
这个被唤作丽丽的女孩,户口本上写着张永利,却是村里人人皆知的特殊孩子。
她本姓刘,来自二十里外的云山乡北柳圈村,只因亲生父母是超生户,又盼着个男孩,降生第三天就被送到了驻后村张华静夫妇家。
张家夫妇把她捧在手心疼,姐姐更是形影不离,红扑扑的脸蛋、清脆的笑声,让这个贫寒的农家院总飘着暖意。
村里人都说,丽丽这孩子是来报恩的,成绩常年拔尖,见了长辈老远就甜甜地喊,谁见了都忍不住想多疼她几分。
可就是这样一个惹人爱的孩子,那天下午放学后再也没回家。
张华静疯了似的冲出家门时,太阳正往西边的麦垛后沉。
丽丽——丽丽——嘶哑的呼喊撞在土墙上,又弹回来砸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上。
村民们扛着锄头、放下针线,跟着张家夫妇在周边的沟沟壑壑里找了整夜。
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里交织,像一张焦急的网,却连女孩的衣角都没捞着。
消息传到北柳圈村,刘氏夫妇瘫坐在炕沿上,眼泪砸在补丁摞补丁的被褥上。
当年送孩子时咬着牙说永不相认,此刻却恨不得扒开地皮把女儿找回来。
两家人起初还互相打气,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希望被熬成焦灼,猜疑就像野草般疯长。
张家觉得刘家是看孩子出息了,偷偷领回去藏了;刘家则怀疑张家嫌养女费钱,把孩子卖了换了彩礼。
曾经和睦的两家人,见面就红着眼吵,唾沫星子溅在彼此憔悴的脸上。
12岁的丽丽,既没跟同学红过脸,也从没抱怨过家里穷,谁会害她?若是自己走了,又能往哪儿去?三个月,五个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驻后村的炊烟里,从此掺了化不开的愁。
转眼到了1992年春天,平度130万亩麦田绿得能掐出水来。
4月4日深夜,北柳圈村的刘老汉在村北机井边抽水浇地,昏黄的灯光里,随着水位下降,井壁上渐渐露出个鼓鼓囊囊的东西。
莫不是哪个小偷藏的赃物?老汉搓着手,用扁担勾上来一看——旧麻袋裹着的,竟是一具散发着恶臭的尸体。
第二天清晨,平度公安局的干警踩着露水赶到现场。
5米宽的大口井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