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关灯
《从军行》。

     这下群臣算是看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一上来皇上就非要有个结论的原因。

     答案就在那张纸里。

     这少年郎是什么人?给的什么答案? 居然可以影响到皇上。

     “算了,曹正,看他们那个样子,直接念吧。

    ” 武帝实在是不想和他们再言语了,直接对曹正说道。

     曹正打开手里的那张纸开口道:“这是一首诗,名为《从军行》,答案就在诗里。

    ” 什么?答案是诗?还在诗里? 曹正一字一句的开始念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烽火照北境,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曹正虽为太监,声线细腻,但他还是一个内家高手,做为皇上身边的太监兼保镖。

     所以,这诗读出来,却显得中气十足,大气磅礴。

     读完,整个大殿瞬时陷入了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一首诗,寥寥四十个字,却把目前北境的状况写得一清二楚。

     里面充满的斗志,仿佛骑着战马带领军队打到了匈奴首都。

     最霸气的是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下殿下文官老脸通红,而武将也老脸通红。

     文官是羞愧的,武将则是激动的,一样的脸色,不一样的心情。

     这诗是出自一个少年郎? 这少年郎打过仗?否则对局势这么清楚? 这要是没打过仗,怎么会像见过胜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包围敌方王城呢。

     怪不得皇上一改往日,今天务必有个结论。

     皇上心里还是好战,想要骑马带兵也来个包围匈奴王城的场面。

     这首诗确实太有力量了,尤其是最后一句,字字插向了文官内心。

     古往今来,文官掣肘的比比皆是。

     他们身居高位,却只知道党争,只知道怎么保全自己的利益,确实还不如一个前线打敌的百夫长,甚至还不如一个兵。

     喜欢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请大家收藏:()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