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友邦”
关灯
小
中
大
头疼不已,生怕到了那边,要被这小子的娘给痛骂啊!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堂堂燕王,居然还怕老婆啊?”
两个老头子开怀大笑,笑中有喜悦、有无奈,仿佛两个同病相怜的老友。
笑了一阵,许银端起酒杯,向燕悼宜敬道: “来!许银敬燕王一杯!” 燕悼宜立马拿起酒杯回敬了许银。
“燕悼宜也敬许兄一杯!干!” 两杯清酒各自入肚,气氛轻松到了极点。
许银放下酒杯,微笑地注视燕悼宜,说道: “待你我二人百年之后,那叶修小儿可就正当其时了,你我的儿子,将来恐怕都要吃他的亏啊!” 燕悼宜收起温和,甚而变得警惕起来,他灵敏的鼻子似乎已经可以嗅到许银此行的目的,但他还是继续装傻充愣。
“哦?那倒要问问宣王以为,该如何是好。
” “现在,贵国北边要应对强胡,倘若南边又有凝国携重兵来攻,贵国岂不是捉襟见肘?” 许银试探性地问道。
“哈!” 燕悼宜嗤笑一声,用滑稽的眼神注视着许银。
“如果贵国能撤掉驻扎在青翼几万精兵,那本王不就游刃有余了?宣王以为呢?” 许银的脸上闪过一抹铁青,笑容却依旧不改地说道: “燕王说笑,宣国从来不是燕国的敌人,许家和燕家一直都是亲密的好友,这是从你我祖辈便开始的不是吗?” “那是自然!”燕悼宜以一种奇怪的腔调说道,“永远是密友,永远不是敌人。
” 燕悼宜绵里藏针的态度使得许银已经很恼火了,许银压住不满,但招式难免出现变形,他采取更直接的方式说道: “既然是密友,倘若贵国之易关因遭受凝军强攻而告急,我宣军自当竭尽所能,不使凝虏遂意。
我大宣为大燕之密友,又岂可令密友陷入孤立无援之境?燕王还请宽心。
” 话说到这个份上,燕悼宜对许银的目的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许银先是装老迈,玩煽情,唤起燕悼宜对继承人处境的忧患,从而强调叶修的祸患,并意图将矛盾引至凝国身上。
再然后说宣、燕“牢不可破”的友谊之类,说白了就是向燕悼宜重申燕国的危险环境以及抛橄榄枝,意图是什么,燕悼宜再清楚不过了——许银无非是想要让燕国成为宣国手中压制凝国的矛。
尤其是许银所谓的“我大宣为大燕之密友,又岂可令密友陷入孤立无援之境”,看似说宣国不会让燕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可反过来说,那不就是没有宣国的帮助,燕国必将孤立无援吗?宣国挟制燕国之心可谓是昭然若揭。
这显然超越燕悼宜的底线,只要他还活在世上,燕国不会成为别有用心者的枪,更不会让人摆布和挟制。
燕悼宜注视许银的目光发生了丰富的变化,先是像一只盘旋的秃鹫,接着像一只悠闲的老猫,现在则变成敏锐的狼。
只听他冷哼一声道: “何必劳烦贵军呢?只要贵国撤掉在青翼的守军,本王哪怕是同时对付胡虏和凝寇,照样不会皱一下眉头。
” 燕悼宜大致了解许银意图,立刻便是一记强硬的回击,而在许银的视角里,他对燕悼宜的意图获知几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银此次邀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探知燕、凝两国的关系,从燕悼宜的态度里试探燕、凝两国有无和解、关系发展至了何地,有则竭力破坏,无则勉力杜绝,绝不能让燕、凝真的实现了和解从而令宣国陷入危局。
许银大概掌握了以下信息。
燕、凝之间并不能确定已经建立了一个反宣性质的同盟或者实现了和解。
可从许银强调宣、燕合作之重要性时燕悼宜的态度并不友好,对宣国保持了明显的敌意,这就令许银疑虑万分。
燕悼宜不会不明白燕国所处地缘环境,可依旧在被明确提出的宣、燕合作问题上展示出了敌意,其底气何在?其意图何在?其立场又是什么? 尽管不能以此直接断定燕国和凝国达成了同一立场,却也相当值得许银忧虑了,但许银并非没从燕悼宜的话中察觉到破绽。
燕悼宜强调了青翼,许银可以断定燕悼宜还存在领土诉求,而在先前的会盟中许银答应了燕悼宜以宣国的青翼和凝国的长阳走廊为代价换取燕国在伐昭战役中出兵。
如果燕悼宜仍然没有放弃此方面的诉求,许银感到这将是破坏可能存在的燕、凝友好以及逼迫叶修即刻订立协议的绝佳机会。
…… …… 不远处的船只冒着无形的硝烟,湖岸上这边也并不太平。
宣国方和燕国方都进行着漫长的等待。
许志才的手里紧紧攥着一块被汗水完全浸湿的手帕,额头的汗水滑落就不曾有停歇的时刻,即便现在的天气仍然很寒冷。
他的心里反复呼唤着曹承隐的名字,可他的这位贤才辅佐没有办法回应他的呼唤,许志才只有独自面对一切,唯一能让他感到慰藉的,就是被他紧紧揣在怀里的曹承隐给他的那枚锦囊。
站在一旁的燕洛,无论内心作何感想,表现出来的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燕洛向着许志才靠近,凑近到许志才身边时,燕洛说道: “贵国近些年南征北战,贵国之子民可谓勤苦耐劳。
” “多谢燕世子挂念,我大宣子民皆是纯良之辈。
” 许志才回应道,他本能地想要远离燕洛,可架不住燕洛的步步紧逼。
“贵国子民能征善战,吃苦耐劳……但到底便宜了何人呢?以在下之拙见,贵国每多一场战役,世子的弟弟可就多一份军功,对世子的威胁也更大,世子难道不明白这是何意思?在下说句良心话,贵国征战多年,也该歇歇啦!” 燕洛和煦地微笑着,并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许志才的肩头。
许志才不忿地瞪向燕洛,并远离了一步道: “我大宣国策,岂可许他人置喙?” “欸,世子误会啦!” 燕洛上前一步道: “在下岂敢干涉他国国策?自古以来敢挟制他国者,又有几个不是国灭身亡?在下只是提些意见罢了,世子身为堂堂储君,可不能不为自家安危筹算啊!燕洛对世子,是一片赤诚呐,他日世子有难,我燕洛一定鼎力相助。
” “不…不必燕世子挂念。
” 许志才虽然嫌弃地扭过头,但不可否认,燕洛的话在他的心里钉进了钉子,使他越发为许志威的威胁感到恐惧和紧迫。
几乎连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但他还是坚决地说道: “我许志才头可断,身可灭,凡有负国家之事,终不为之!” 燕洛挑了挑眉,许志才短暂爆发的坚决,令燕洛对这个唯唯诺诺的世子有些改观,他微笑着说道: “好吧!那么愿世子保重,我燕国的大门,永远向世子敞开。
” 许志才看似不动声色地一点头,实际上他都快要窒息了。
他父亲、燕悼宜、意图不明的
笑了一阵,许银端起酒杯,向燕悼宜敬道: “来!许银敬燕王一杯!” 燕悼宜立马拿起酒杯回敬了许银。
“燕悼宜也敬许兄一杯!干!” 两杯清酒各自入肚,气氛轻松到了极点。
许银放下酒杯,微笑地注视燕悼宜,说道: “待你我二人百年之后,那叶修小儿可就正当其时了,你我的儿子,将来恐怕都要吃他的亏啊!” 燕悼宜收起温和,甚而变得警惕起来,他灵敏的鼻子似乎已经可以嗅到许银此行的目的,但他还是继续装傻充愣。
“哦?那倒要问问宣王以为,该如何是好。
” “现在,贵国北边要应对强胡,倘若南边又有凝国携重兵来攻,贵国岂不是捉襟见肘?” 许银试探性地问道。
“哈!” 燕悼宜嗤笑一声,用滑稽的眼神注视着许银。
“如果贵国能撤掉驻扎在青翼几万精兵,那本王不就游刃有余了?宣王以为呢?” 许银的脸上闪过一抹铁青,笑容却依旧不改地说道: “燕王说笑,宣国从来不是燕国的敌人,许家和燕家一直都是亲密的好友,这是从你我祖辈便开始的不是吗?” “那是自然!”燕悼宜以一种奇怪的腔调说道,“永远是密友,永远不是敌人。
” 燕悼宜绵里藏针的态度使得许银已经很恼火了,许银压住不满,但招式难免出现变形,他采取更直接的方式说道: “既然是密友,倘若贵国之易关因遭受凝军强攻而告急,我宣军自当竭尽所能,不使凝虏遂意。
我大宣为大燕之密友,又岂可令密友陷入孤立无援之境?燕王还请宽心。
” 话说到这个份上,燕悼宜对许银的目的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许银先是装老迈,玩煽情,唤起燕悼宜对继承人处境的忧患,从而强调叶修的祸患,并意图将矛盾引至凝国身上。
再然后说宣、燕“牢不可破”的友谊之类,说白了就是向燕悼宜重申燕国的危险环境以及抛橄榄枝,意图是什么,燕悼宜再清楚不过了——许银无非是想要让燕国成为宣国手中压制凝国的矛。
尤其是许银所谓的“我大宣为大燕之密友,又岂可令密友陷入孤立无援之境”,看似说宣国不会让燕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可反过来说,那不就是没有宣国的帮助,燕国必将孤立无援吗?宣国挟制燕国之心可谓是昭然若揭。
这显然超越燕悼宜的底线,只要他还活在世上,燕国不会成为别有用心者的枪,更不会让人摆布和挟制。
燕悼宜注视许银的目光发生了丰富的变化,先是像一只盘旋的秃鹫,接着像一只悠闲的老猫,现在则变成敏锐的狼。
只听他冷哼一声道: “何必劳烦贵军呢?只要贵国撤掉在青翼的守军,本王哪怕是同时对付胡虏和凝寇,照样不会皱一下眉头。
” 燕悼宜大致了解许银意图,立刻便是一记强硬的回击,而在许银的视角里,他对燕悼宜的意图获知几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银此次邀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探知燕、凝两国的关系,从燕悼宜的态度里试探燕、凝两国有无和解、关系发展至了何地,有则竭力破坏,无则勉力杜绝,绝不能让燕、凝真的实现了和解从而令宣国陷入危局。
许银大概掌握了以下信息。
燕、凝之间并不能确定已经建立了一个反宣性质的同盟或者实现了和解。
可从许银强调宣、燕合作之重要性时燕悼宜的态度并不友好,对宣国保持了明显的敌意,这就令许银疑虑万分。
燕悼宜不会不明白燕国所处地缘环境,可依旧在被明确提出的宣、燕合作问题上展示出了敌意,其底气何在?其意图何在?其立场又是什么? 尽管不能以此直接断定燕国和凝国达成了同一立场,却也相当值得许银忧虑了,但许银并非没从燕悼宜的话中察觉到破绽。
燕悼宜强调了青翼,许银可以断定燕悼宜还存在领土诉求,而在先前的会盟中许银答应了燕悼宜以宣国的青翼和凝国的长阳走廊为代价换取燕国在伐昭战役中出兵。
如果燕悼宜仍然没有放弃此方面的诉求,许银感到这将是破坏可能存在的燕、凝友好以及逼迫叶修即刻订立协议的绝佳机会。
…… …… 不远处的船只冒着无形的硝烟,湖岸上这边也并不太平。
宣国方和燕国方都进行着漫长的等待。
许志才的手里紧紧攥着一块被汗水完全浸湿的手帕,额头的汗水滑落就不曾有停歇的时刻,即便现在的天气仍然很寒冷。
他的心里反复呼唤着曹承隐的名字,可他的这位贤才辅佐没有办法回应他的呼唤,许志才只有独自面对一切,唯一能让他感到慰藉的,就是被他紧紧揣在怀里的曹承隐给他的那枚锦囊。
站在一旁的燕洛,无论内心作何感想,表现出来的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燕洛向着许志才靠近,凑近到许志才身边时,燕洛说道: “贵国近些年南征北战,贵国之子民可谓勤苦耐劳。
” “多谢燕世子挂念,我大宣子民皆是纯良之辈。
” 许志才回应道,他本能地想要远离燕洛,可架不住燕洛的步步紧逼。
“贵国子民能征善战,吃苦耐劳……但到底便宜了何人呢?以在下之拙见,贵国每多一场战役,世子的弟弟可就多一份军功,对世子的威胁也更大,世子难道不明白这是何意思?在下说句良心话,贵国征战多年,也该歇歇啦!” 燕洛和煦地微笑着,并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许志才的肩头。
许志才不忿地瞪向燕洛,并远离了一步道: “我大宣国策,岂可许他人置喙?” “欸,世子误会啦!” 燕洛上前一步道: “在下岂敢干涉他国国策?自古以来敢挟制他国者,又有几个不是国灭身亡?在下只是提些意见罢了,世子身为堂堂储君,可不能不为自家安危筹算啊!燕洛对世子,是一片赤诚呐,他日世子有难,我燕洛一定鼎力相助。
” “不…不必燕世子挂念。
” 许志才虽然嫌弃地扭过头,但不可否认,燕洛的话在他的心里钉进了钉子,使他越发为许志威的威胁感到恐惧和紧迫。
几乎连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但他还是坚决地说道: “我许志才头可断,身可灭,凡有负国家之事,终不为之!” 燕洛挑了挑眉,许志才短暂爆发的坚决,令燕洛对这个唯唯诺诺的世子有些改观,他微笑着说道: “好吧!那么愿世子保重,我燕国的大门,永远向世子敞开。
” 许志才看似不动声色地一点头,实际上他都快要窒息了。
他父亲、燕悼宜、意图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