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故友
关灯
小
中
大
石建之脸上注视到的却是一股黯然的悲伤,仿佛笼罩了一层阴霾。
石建之突然笑了,笑得分外凄凉和哀伤,笑得曹承隐的心头隐隐作痛。
石建之一边摇着头一边开了口。
“不,不是这样的,你根本就不了解林帅。
” 石建之以决绝的目光看向曹承隐,继续说道: “元帅忠的从来不是大昭的哪个皇帝,他忠的是大昭的苍生黎民。
忠的他挥洒热血的这片土地。
身为石建之个人,我无时无刻不想着诛杀当朝皇帝为元帅复仇,但身为元帅的追随者,建之有义务在元帅离开之后,替他守护好他为之付出一切的土地,哪怕洪辽等辈迫害我,哪怕宣军全力围攻我,我亦不会退让。
石建之这个曾在死亡前退缩的庸人,将会为了元帅的理想战斗至最后一息。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承隐沉默地看着石建之,短短的瞬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变得渺小了,渺小得像一粒尘埃,飘荡在石建之的眼前。
他紧攥着双拳,他并不能理解石建之此时的想法,他仍不愿意放弃努力,他急切地椅子上坐起来,向石建之喊道: “建之!死在丰平,对你又能有什么好处?许志威不久就将发起强攻,你没办法支撑的!投降吧!哪怕算我求你。
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
” “住口。
” 石建之也从椅子上坐了起来,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曹承隐,但那副绝情的外表下掩盖的仍然是一颗叹息了无数声的心灵。
十多年了,太久了,久到曾经亲如手足的同伴,早就不是同道而行之人了,甚至除了相貌,也谈不上还有什么熟悉的了。
都变了,都不再是过去了,也不可能回去了。
“敌将曹承隐!大昭丰平守将石建之告诫汝,勿作痴心妄想,丰平必将抵抗到底,丰平的将军绝不屈膝投降。
” “你!” 看着石建之威严的模样,曹承隐不再多说了,他知道劝说已经没用。
而且在他短暂的思考后,他也能够体会到石建之的心情——就像曹承隐和许志才一样,许志才对曹承隐有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曹承隐对大宣这个政权无感,但会为了许志才本人效犬马之劳。
假如为的是许志才的理想,曹承隐也必将赴汤蹈火,即便自己会战死在荒郊野外——他感到这个想法很不吉利,迅速挥去了这一念头。
曹承隐叹息着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接下来他所能再表达的,也只剩下了对这位早已不是同道的故友表达祝福。
但在此之前,一名传令兵急忙冲入了大帐内禀报。
“禀告将军,城外宣军主力已经撤围,正朝终平方向进发。
” “什么?” 石建之和曹承隐同时发出了惊叹,石建之狐疑地看了一眼曹承隐,并挥手示意传令兵退下,自己即刻会给出对策。
曹承隐迎上石建之那狐疑的目光,算是明白了许志威那厮的歹毒算计,他合上双眼,轻轻地叹息一声。
“唉!党争误国,承隐无言以对。
” “你走吧!”石建之淡淡地说道。
“你放我走?你就不怀疑是我在拖延你的时间?” 曹承隐惊讶地看向石建之,石建之微笑着回答道: “我放你走,这一次,是作为你的故友石建之。
兄弟,看来你在宣国那边处境不佳,多多保重了。
” “你……”曹承隐沉默了,随即也露出了一抹会心的微笑。
他向石建之抱拳道:“兄弟,保重!” 就这样,两条遥望的平行线在分离多年后再次相交,然后再次远离,从此永远地行驶在各自轨迹之上,维持着彼此距离,再不为彼此留恋。
留在过去的,终究去不了未来,哪怕再不舍的思念,也请永远飘散在过去吧!也许到那尘埃落定的未来,还会有重逢于缤纷花海的时光。
见曹承隐离去,安仕黎舒了一口气,接着他连忙冲进帅帐,此时的石建之已经收起了怅然的神色,安仕黎喜不自胜地开口道: “将军!宣军撤退了!我们胜利了!我们击退了敌人!” 石建之平静地摇了摇头。
“不,他们是往终平去了。
” 安仕黎不解地挑了挑眉。
“对,正是因他们往终平去了,我们丰平的围困不就解开了吗?敌军势竭,终平城坚,敌军如何能在开春之前攻占终平?” “呵呵呵……看看定平和乐平,它们不是被宣军给攻下来的,而是或逃或降。
宣军开往终平,势必大肆宣扬丰平城破,洪辽那个无胆鼠辈,得知终平已然成为孤城一座,兼宣军不断示威恐吓,只怕是会弃城南渡。
如此一来,丰平也将穷途末路。
” 安仕黎一时无语,如果真按石建之所说,局面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
强大的敌军不可怕,强悍如许志威的大军,照样在丰平城下被绊了上百天,可愚蠢的队友就足以致命,洪辽倘若直接弃城,那丰平的努力也就统统付之东流。
安仕黎不禁为这样被动的局面感到棘手,他思索片刻,脑中浮现了先前石建之亲自带领精锐袭击宣军大营的画面。
他的脑中忽然浮现出了一个似乎可行的方案,于是安仕黎谨慎地询问道: “敢问将军,以如今丰平城内的士卒,还足以发动一场突击吗?” 石建之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会意的笑容。
“丰平城内还有三千轻骑可用,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老卒,只要我亲自统军上阵,随时可以组织一次突袭。
莫非你的想法是……” “不错!” 安仕黎神采飞扬地说道: “许志威不是试图欺骗终平那边说丰平已陷吗?那我们就闹出动静,打出声势,许志威的伎俩势必不攻自破!只是……安仕黎未经战阵,不知以将军之庙算,我军究竟能营造出多大的声势?” 石建之骄傲地笑了笑。
“一举收复定平、乐平二城,彻底斩断十万宣军的补给线,你以为如何?” “嗯?” 安仕黎惊讶地看向石建之,这话似乎有些太过“猖狂”了,丰平可出动的骑兵虽然都是精锐,野战能力强悍,但缺乏攻城器械这一点是不可改变的,难道…… 安仕黎想起了石建之刚刚说过的那句话,定平、乐平二城,本来也不是被强攻拿下的。
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天不生将军,我大昭长夜难明!” 石建之没有表现得像安仕黎一样兴奋,哪怕他对自己的作战计划已经明晰。
战局总是瞬息万变,谁也没办法一以贯之的。
即便他能完全实现自己全部的作战目标,只需洪辽把终平拱手让人,那么石建之等人奋战仍然无济于事。
这使得石建之的心中始终有一抹挥之不去的阴霾。
石建之尽力平复心情,不去思考那些令他不安的事情。
他长舒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尽自己所能就好了!哪怕终是失败,终是惨死,发出了最后一分光亮,释放出了最后一丝余热,也就足够了。
岂有他哉? 也许终平飘来的乌云终将会吞没这位勇士的肉体,但没有什么能阻碍坚强不屈的灵魂升上永远蔚蓝明亮的天空。
战斗将持续到最后一刻,不论是否会失败。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缔王志
石建之突然笑了,笑得分外凄凉和哀伤,笑得曹承隐的心头隐隐作痛。
石建之一边摇着头一边开了口。
“不,不是这样的,你根本就不了解林帅。
” 石建之以决绝的目光看向曹承隐,继续说道: “元帅忠的从来不是大昭的哪个皇帝,他忠的是大昭的苍生黎民。
忠的他挥洒热血的这片土地。
身为石建之个人,我无时无刻不想着诛杀当朝皇帝为元帅复仇,但身为元帅的追随者,建之有义务在元帅离开之后,替他守护好他为之付出一切的土地,哪怕洪辽等辈迫害我,哪怕宣军全力围攻我,我亦不会退让。
石建之这个曾在死亡前退缩的庸人,将会为了元帅的理想战斗至最后一息。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承隐沉默地看着石建之,短短的瞬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变得渺小了,渺小得像一粒尘埃,飘荡在石建之的眼前。
他紧攥着双拳,他并不能理解石建之此时的想法,他仍不愿意放弃努力,他急切地椅子上坐起来,向石建之喊道: “建之!死在丰平,对你又能有什么好处?许志威不久就将发起强攻,你没办法支撑的!投降吧!哪怕算我求你。
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
” “住口。
” 石建之也从椅子上坐了起来,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曹承隐,但那副绝情的外表下掩盖的仍然是一颗叹息了无数声的心灵。
十多年了,太久了,久到曾经亲如手足的同伴,早就不是同道而行之人了,甚至除了相貌,也谈不上还有什么熟悉的了。
都变了,都不再是过去了,也不可能回去了。
“敌将曹承隐!大昭丰平守将石建之告诫汝,勿作痴心妄想,丰平必将抵抗到底,丰平的将军绝不屈膝投降。
” “你!” 看着石建之威严的模样,曹承隐不再多说了,他知道劝说已经没用。
而且在他短暂的思考后,他也能够体会到石建之的心情——就像曹承隐和许志才一样,许志才对曹承隐有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曹承隐对大宣这个政权无感,但会为了许志才本人效犬马之劳。
假如为的是许志才的理想,曹承隐也必将赴汤蹈火,即便自己会战死在荒郊野外——他感到这个想法很不吉利,迅速挥去了这一念头。
曹承隐叹息着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接下来他所能再表达的,也只剩下了对这位早已不是同道的故友表达祝福。
但在此之前,一名传令兵急忙冲入了大帐内禀报。
“禀告将军,城外宣军主力已经撤围,正朝终平方向进发。
” “什么?” 石建之和曹承隐同时发出了惊叹,石建之狐疑地看了一眼曹承隐,并挥手示意传令兵退下,自己即刻会给出对策。
曹承隐迎上石建之那狐疑的目光,算是明白了许志威那厮的歹毒算计,他合上双眼,轻轻地叹息一声。
“唉!党争误国,承隐无言以对。
” “你走吧!”石建之淡淡地说道。
“你放我走?你就不怀疑是我在拖延你的时间?” 曹承隐惊讶地看向石建之,石建之微笑着回答道: “我放你走,这一次,是作为你的故友石建之。
兄弟,看来你在宣国那边处境不佳,多多保重了。
” “你……”曹承隐沉默了,随即也露出了一抹会心的微笑。
他向石建之抱拳道:“兄弟,保重!” 就这样,两条遥望的平行线在分离多年后再次相交,然后再次远离,从此永远地行驶在各自轨迹之上,维持着彼此距离,再不为彼此留恋。
留在过去的,终究去不了未来,哪怕再不舍的思念,也请永远飘散在过去吧!也许到那尘埃落定的未来,还会有重逢于缤纷花海的时光。
见曹承隐离去,安仕黎舒了一口气,接着他连忙冲进帅帐,此时的石建之已经收起了怅然的神色,安仕黎喜不自胜地开口道: “将军!宣军撤退了!我们胜利了!我们击退了敌人!” 石建之平静地摇了摇头。
“不,他们是往终平去了。
” 安仕黎不解地挑了挑眉。
“对,正是因他们往终平去了,我们丰平的围困不就解开了吗?敌军势竭,终平城坚,敌军如何能在开春之前攻占终平?” “呵呵呵……看看定平和乐平,它们不是被宣军给攻下来的,而是或逃或降。
宣军开往终平,势必大肆宣扬丰平城破,洪辽那个无胆鼠辈,得知终平已然成为孤城一座,兼宣军不断示威恐吓,只怕是会弃城南渡。
如此一来,丰平也将穷途末路。
” 安仕黎一时无语,如果真按石建之所说,局面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
强大的敌军不可怕,强悍如许志威的大军,照样在丰平城下被绊了上百天,可愚蠢的队友就足以致命,洪辽倘若直接弃城,那丰平的努力也就统统付之东流。
安仕黎不禁为这样被动的局面感到棘手,他思索片刻,脑中浮现了先前石建之亲自带领精锐袭击宣军大营的画面。
他的脑中忽然浮现出了一个似乎可行的方案,于是安仕黎谨慎地询问道: “敢问将军,以如今丰平城内的士卒,还足以发动一场突击吗?” 石建之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会意的笑容。
“丰平城内还有三千轻骑可用,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老卒,只要我亲自统军上阵,随时可以组织一次突袭。
莫非你的想法是……” “不错!” 安仕黎神采飞扬地说道: “许志威不是试图欺骗终平那边说丰平已陷吗?那我们就闹出动静,打出声势,许志威的伎俩势必不攻自破!只是……安仕黎未经战阵,不知以将军之庙算,我军究竟能营造出多大的声势?” 石建之骄傲地笑了笑。
“一举收复定平、乐平二城,彻底斩断十万宣军的补给线,你以为如何?” “嗯?” 安仕黎惊讶地看向石建之,这话似乎有些太过“猖狂”了,丰平可出动的骑兵虽然都是精锐,野战能力强悍,但缺乏攻城器械这一点是不可改变的,难道…… 安仕黎想起了石建之刚刚说过的那句话,定平、乐平二城,本来也不是被强攻拿下的。
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天不生将军,我大昭长夜难明!” 石建之没有表现得像安仕黎一样兴奋,哪怕他对自己的作战计划已经明晰。
战局总是瞬息万变,谁也没办法一以贯之的。
即便他能完全实现自己全部的作战目标,只需洪辽把终平拱手让人,那么石建之等人奋战仍然无济于事。
这使得石建之的心中始终有一抹挥之不去的阴霾。
石建之尽力平复心情,不去思考那些令他不安的事情。
他长舒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尽自己所能就好了!哪怕终是失败,终是惨死,发出了最后一分光亮,释放出了最后一丝余热,也就足够了。
岂有他哉? 也许终平飘来的乌云终将会吞没这位勇士的肉体,但没有什么能阻碍坚强不屈的灵魂升上永远蔚蓝明亮的天空。
战斗将持续到最后一刻,不论是否会失败。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缔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