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标准化与流水线的“福报”

关灯
见的精细图纸,眼睛发亮,但随即又愁眉苦脸:“大人,这要求……太难了,全靠手工,做不到啊。

    ” “谁让你全靠手了?”凌哲一拍大腿,“我们要用模具!治具!标准化量具!” 他指挥工匠用硬木制作各种卡板、角度规。

    “看!做完的零件,往这个卡板里一塞,能严丝合缝地通过,就是合格!通不过,就返工!这就叫通止规!简单粗暴有效!” 蒙恬拿起一个刚用卡板检验合格的弩臂,又拿起另一个,发现它们几乎一模一样,顿时惊为天人:“神了!凌兄弟,这法子好!以后补给就方便了!” 李斯看着那堆奇形怪状的木制量具,虽然依旧板着脸,但眼神里也闪过一丝惊异。

     标准制定好了,凌哲开始搞“流水线”。

    他把原来各自负责整个弩机制造的工匠打散,重新分组。

     “你!以后只负责削弩臂毛坯!削完就传给下一个人!” “你!只负责用卡板精修弩臂尺寸!” “你!只负责钻孔!” “你!只负责安装青铜机关!” “你!只负责最后的总装和调试!” “还有你!别喊加油了!去当质检员!拿着通止规,一个一个零件地查!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做!谁出问题,扣谁工钱!” 工匠们一开始极其不适应,觉得自己从“大师”变成了只会一道工序的“工具人”,怨声载道。

     凌哲又开始画饼:“各位家人!不要觉得委屈!这叫专业化分工!能极大提升效率!想想看,以后你们只需要反复练习一个动作,就能成为天下第一的‘钻孔大师’、‘削坯圣手’!这不比原来啥都会点,但啥都不精强?这就叫把一个动作做到极致,你就是行业翘楚!” 他还引入了“计件工资”和“绩效排名”。

    干得多、差错少的,月底多发肉和布匹;干得少、老出错的,只能看着别人吃肉。

     重赏(和扣钱威胁)之下,工匠们的积极性(和怨气)都被调动起来了。

    工坊里不再是慢工出细活,而是充满了“快!快!传给下一个!”“你这孔钻歪了!返工!”“我今天做了三十个!比昨天多五个!”的鸡血呼喊。

     李斯看着这如同蚂蚁搬家般忙碌、嘈杂,却又秩序井然的场面,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