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武当山内巧论道

关灯
武当山的清晨,总是伴随着悠扬的钟声和缭绕的云雾。

     岳舟以“迷途书生”的身份,在武当山脚下的迎客院暂住了下来。

    谷虚道长倒是尽职,派人下山打探他那“失散的商队”,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岳舟则表现得“忧心忡忡”,每日在院中“苦读圣贤书”,偶尔向负责照料他的小道童打听些武当和江湖上的事情。

     几天下来,凭借着超强学习能力和刻意营造的儒雅随和形象,他已经和几个负责外院事务的低阶弟子混熟了。

     他了解到,如今武当派的掌门是宋远桥,俞岱岩确实已经残废多年,张翠山也已失踪数载,时间点大概在张无忌出海归来之前,或者刚刚归来不久,但尚未名扬江湖。

     这个时间点,不上不下,但也意味着,那位百岁高龄的武当创派祖师——张三丰,依然坐镇山上,精神矍铄。

     这才是岳舟此行的核心目标。

     直接求见?痴人说梦。

    别说他一个来历不明的外人,就算是江湖上成名的人物,想见张真人一面也并不容易。

     必须另辟蹊径。

     岳舟深知,对于张三丰这等勘破世情、返璞归真的百年宗师,寻常的金银财宝、阿谀奉承,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

     唯有在“道”的层面,展现出足以引起他兴趣的“不凡”,才有可能获得一丝垂青。

     何为“道”?在岳舟看来,抛开那些玄之又玄的哲学思辨,其核心无非是对宇宙、自然、生命规律的认知和探索。

     而这,恰恰是他这个拥有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和超级大脑的“异界来客”最擅长的领域。

     他开始有意识地展露自己的“才学”。

     他会在看到道人们炼丹时,随口点评几句药草的配伍禁忌,甚至指出某些丹方中存在的“毒性累积”风险,基于现代药理学分析。

     他甚至会拿出随身携带的、用现代工艺打磨的水晶三棱镜,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光,并解释这是“天地元气显化之象”。

     ...... 这些看似零散的“惊人之语”和“奇巧之物”,很快就在武当外院引起了一些波澜。

    起初是好奇,渐渐地变成了惊异。

    这位谈吐不凡、学识渊博得有些“妖异”的岳公子,开始引起了更高层弟子的注意。

     终于,机会来了。

     一日午后,岳舟正在院中石桌旁,用树枝在沙地上推演着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恰逢武当七侠中的大师兄,现任掌门宋远桥,巡视外院。

     宋远桥本是例行公事,却被岳舟沙地上那玄奥繁复、前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