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荆棘之花

关灯
均州城郊的大宅,时光在规律的作息和悄然进行的实验中静静流淌。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八个孩子便会在岳舟的指导下,在院中练习那套《养气诀》。

     他们的动作从最初的生涩笨拙,渐渐变得有模有样。

    吐纳呼吸也从一开始的憋气岔气,变得悠长平稳。

     午后,则是识字和简单的算术课。

    岳舟亲自教导,需要的不是培养什么状元之才,只是让这些孩子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方便日后理解更复杂的指令和知识。

     ...... 柔性屏幕上,八道生命数据流如同平缓的溪流,日复一日地淌过。

     基础生理指标的变化曲线趋于平稳,甚至略有改善——充足的营养和规律的作息,让这些曾经流离失所的孩子身体状态好了不少。

     然而,岳舟真正关注的,是那些更深层次的、可能与“内力”相关的细微波动。

     之前那几个食用了“配方二”后,丹田区域出现微弱热点的孩子,虽然现象依旧存在,但进展缓慢,如同两簇将熄未熄的小火苗,始终无法真正燃烧起来。

     他们的身体似乎对“类FoL活性因子”和“SR-3模拟肽”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但并未出现质的突破。

     对照实验的结果初步显现,“配方二”确实是诱导“内力萌芽”的关键,但似乎还缺少了什么,或者说,样本本身的“适应性”差异巨大。

     就在岳舟的分析陷入某种瓶颈,开始思考是否需要调整配方,或者引入更激进的物理刺激手段时,一个异常的数据流,悄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来自三号样本,一个名叫“阿棘”的小女孩。

     与其他孩子相比,她显得格外瘦小黝黑,脸上没什么肉,只有一双眼睛大得出奇,黑白分明,看人时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警惕和审视,像只受过惊吓、随时准备亮出爪子的小野猫。

     据地保说,她是从某个闹饥荒的村子里逃出来的,父母早亡,具体来历已不可考。

     因为性格有些孤僻,不太合群,差点被送去给大户人家当最低等的粗使丫头。

     岳舟当时选中她,主要是因为她的眼神——那里面没有麻木,只有一种顽强的、近乎执拗的生命力。

     最初几天,她也是出现热点的孩子之一,但比另外俩个率先出现热点的男孩要平淡的多。

     但从第二周开始,她的数据曲线开始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持续而稳定的上扬趋势。

     监测数据显示,那些“类FoL活性因子”和“SR-3模拟肽”在她体内被分解和整合的效率,几乎是那两个男孩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