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烟火未歇新刃待磨
关灯
小
中
大
身,身体还需要休养,但面对组织的信任和根据地的安危,他没有选择,也不能退缩。
“好样的!”赵部长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为了配合你完成任务,总部决定让苏晚同志继续与你搭档,她熟悉日军的运作模式,也具备专业的知识,能给你提供很大的帮助。
另外,北平地下党组织也会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沉舟和苏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坚定的神色。
他们知道,这一次的潜伏任务,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危险。
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戒备森严,特高课的特工遍布各个角落,想要获取核心机密,难度极大。
“这是你的新身份。
”赵部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陆沉舟,“你将化名‘沈浩’,身份是汪伪政权派往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的联络官,负责协调汪伪军队与日军的配合事宜。
苏晚同志将化名‘林薇’,担任你的秘书,协助你开展工作。
” 陆沉舟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有详细的身份档案、证件和照片。
照片上的他,穿着汪伪政权的联络官制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与“陈默”“江哲”的形象截然不同。
苏晚的照片则穿着秘书的职业装,显得干练而得体。
“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的戒备非常严密,进入总部需要经过多重审查,还有特高课的特工进行背景调查。
”赵部长补充道,“你们的身份档案已经经过精心伪造,经得起初步审查,但特高课的手段非常狠辣,可能会进行深入调查,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
” “我们明白。
”陆沉舟和苏晚异口同声地回答。
“另外,总部给你们配备了最新的通讯设备和武器。
”赵部长让人拿来一个行李箱,打开后,里面有一台微型电台、一支无声手枪、几枚微型炸药和一些解毒剂,“微型电台可以藏在钢笔里,无声手枪便于携带和隐蔽,微型炸药可以用来破坏设备或制造混乱,解毒剂则能应对可能的毒气攻击。
” 陆沉舟和苏晚仔细检查了这些设备和武器,将它们牢记在心。
这些都是他们在潜伏过程中的保命符,每一件都至关重要。
会议结束后,陆沉舟和苏晚回到医疗站,开始为新的任务做准备。
他们需要熟悉新的身份档案,背诵相关的信息,练习汪伪政权官员的言行举止,确保在进入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后不露出任何破绽。
陆沉舟的新身份“沈浩”,出生于南京一个官僚家庭,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投靠汪伪政权,凭借着与日军的关系,担任了联络官一职。
这个身份既有留学背景,又与日军有联系,容易获得日军的信任。
陆沉舟开始学习日本的礼仪和语言,模仿汪伪官员的谄媚语气和神态,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
苏晚的新身份“林薇”,是“沈浩”的远房表妹,毕业于上海的一所女子中学,精通英语和日语,被“沈浩”聘为秘书。
苏晚本身就会日语,英语也经过了根据地的突击培训,很快就适应了这个身份。
她开始练习秘书的工作流程,学习文件的处理和整理,确保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失误。
在准备期间,陆沉舟还抽空去了一趟根据地的科研部门,将苏晚记录的细菌弹研发数据交给了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对这些数据非常重视,立刻投入到研究中,希望能研制出对应的解毒剂和防御措施。
几天后,陆沉舟和苏晚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他们换上了新的服装,陆沉舟穿着汪伪政权的联络官制服,苏晚穿着秘书的职业装,两人看起来就像真正的汪伪官员和秘书。
出发前夜,陆沉舟坐在石板上,看着漫天繁星,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老面,想起了在兵工署的潜伏岁月;想起了西山靶场的惊雷,想起了在北平的生死较量。
每一次潜伏,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赛跑,每一次任务,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知道,他的背后是根据地的百姓,是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苏晚走到他身边,坐下,递给她一个小小的布包:“这是我给你做的护身符,里面装着艾草和雄黄,能驱邪避灾。
” 陆沉舟接过布包,入手温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是苏晚的一片心意,也是对他的祝福。
“谢谢你,苏晚同志。
”他说道,将布包贴身藏好。
“我们一定要活着回来。
”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神却很坚定。
“一定。
”陆沉舟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夜空,“等我们完成任务,就回来看看这片山
“好样的!”赵部长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为了配合你完成任务,总部决定让苏晚同志继续与你搭档,她熟悉日军的运作模式,也具备专业的知识,能给你提供很大的帮助。
另外,北平地下党组织也会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沉舟和苏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坚定的神色。
他们知道,这一次的潜伏任务,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危险。
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戒备森严,特高课的特工遍布各个角落,想要获取核心机密,难度极大。
“这是你的新身份。
”赵部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陆沉舟,“你将化名‘沈浩’,身份是汪伪政权派往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的联络官,负责协调汪伪军队与日军的配合事宜。
苏晚同志将化名‘林薇’,担任你的秘书,协助你开展工作。
” 陆沉舟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有详细的身份档案、证件和照片。
照片上的他,穿着汪伪政权的联络官制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与“陈默”“江哲”的形象截然不同。
苏晚的照片则穿着秘书的职业装,显得干练而得体。
“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的戒备非常严密,进入总部需要经过多重审查,还有特高课的特工进行背景调查。
”赵部长补充道,“你们的身份档案已经经过精心伪造,经得起初步审查,但特高课的手段非常狠辣,可能会进行深入调查,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
” “我们明白。
”陆沉舟和苏晚异口同声地回答。
“另外,总部给你们配备了最新的通讯设备和武器。
”赵部长让人拿来一个行李箱,打开后,里面有一台微型电台、一支无声手枪、几枚微型炸药和一些解毒剂,“微型电台可以藏在钢笔里,无声手枪便于携带和隐蔽,微型炸药可以用来破坏设备或制造混乱,解毒剂则能应对可能的毒气攻击。
” 陆沉舟和苏晚仔细检查了这些设备和武器,将它们牢记在心。
这些都是他们在潜伏过程中的保命符,每一件都至关重要。
会议结束后,陆沉舟和苏晚回到医疗站,开始为新的任务做准备。
他们需要熟悉新的身份档案,背诵相关的信息,练习汪伪政权官员的言行举止,确保在进入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后不露出任何破绽。
陆沉舟的新身份“沈浩”,出生于南京一个官僚家庭,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投靠汪伪政权,凭借着与日军的关系,担任了联络官一职。
这个身份既有留学背景,又与日军有联系,容易获得日军的信任。
陆沉舟开始学习日本的礼仪和语言,模仿汪伪官员的谄媚语气和神态,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
苏晚的新身份“林薇”,是“沈浩”的远房表妹,毕业于上海的一所女子中学,精通英语和日语,被“沈浩”聘为秘书。
苏晚本身就会日语,英语也经过了根据地的突击培训,很快就适应了这个身份。
她开始练习秘书的工作流程,学习文件的处理和整理,确保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失误。
在准备期间,陆沉舟还抽空去了一趟根据地的科研部门,将苏晚记录的细菌弹研发数据交给了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对这些数据非常重视,立刻投入到研究中,希望能研制出对应的解毒剂和防御措施。
几天后,陆沉舟和苏晚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他们换上了新的服装,陆沉舟穿着汪伪政权的联络官制服,苏晚穿着秘书的职业装,两人看起来就像真正的汪伪官员和秘书。
出发前夜,陆沉舟坐在石板上,看着漫天繁星,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老面,想起了在兵工署的潜伏岁月;想起了西山靶场的惊雷,想起了在北平的生死较量。
每一次潜伏,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赛跑,每一次任务,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知道,他的背后是根据地的百姓,是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苏晚走到他身边,坐下,递给她一个小小的布包:“这是我给你做的护身符,里面装着艾草和雄黄,能驱邪避灾。
” 陆沉舟接过布包,入手温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是苏晚的一片心意,也是对他的祝福。
“谢谢你,苏晚同志。
”他说道,将布包贴身藏好。
“我们一定要活着回来。
”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神却很坚定。
“一定。
”陆沉舟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夜空,“等我们完成任务,就回来看看这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