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新的根脉

关灯
有点门道。

     豁牙老头家的儿媳产后体虚,奶水不足,娃娃饿得整天哭。

     云清正翻捡李章给的那本《常见低阶药草图鉴》,去附近山林里采了些最普通的红枣和枸杞,又找到几株品相一般的益母草,配着家里仅有的一点红糖,熬了一锅浓稠的汤羹送过去。

     她心里也没底,只说或许有点用处。

    那家喝了几天,气色竟真的好了些,奶水也渐渐足了。

     虽不知是汤羹真起了效,还是心情好了自然恢复,但这份情,那家人记下了。

     她发现,运用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理论,结合最朴素的民间智慧,往往能解决一些实际的小问题。

     这让也她对李玄舟的理论有了更实在的认知。

     她依旧每天给李老头打酒,换成了稍好一些,口感更醇厚的粮食酒。

     酒钱从她那二百灵石里出。

    李老头喝得美了,心情就好,心情一好,念叨那些歪理邪说的时候就更多,偶尔还会给她一些奇妙的小册子。

     云清正也开始跟着李敖进山。

     李敖是去打猎,或者采集一些山货。

     她体力见长,能跟上他的脚步。

    李敖话少,但会指出哪些蘑菇能吃,哪些草药长在什么地方,如何设置简单的陷阱捕捉小兽。

     这些都是生存的本事,云清正学得很认真。

     一回,他们遇到一头落单的野猪,獠牙锋利,脾气暴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敖让她躲到树后,自己抽出柴刀迎了上去。

     那是一场纯粹力量与技巧的搏杀,泥土飞溅,吼声震天。

    云清正躲在树后,心跳如鼓,手心里全是汗。

    她看着李敖沉稳地闪避,抓住机会猛力劈砍,最终将那野猪放倒。

     云清正也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力量,不仅仅是丹田里的灵气,也是这健硕的体魄,是这面对危险时的冷静和挥刀时的果决。

     二百灵石也不抗花,她偶尔会买些肉回来,有时是猪肉,有时是野味。

     为了改善一家子的生活,她来来回回自己添置进去小一千灵石。

     灶房里的油荤渐渐多了起来。

     丫丫脸上似乎有了点红润色。

     李敖吃饭时依旧沉默,但碗里的饭添得勤快了。

     李章还是会带书回来,有时会是几本云清正可能用得上的基础典籍,钱大概是从他抄书的微薄收入里省下来的。

     一天晚上,月色依旧很好。

     李玄舟喝完了云清正打来的酒,咂摸着嘴,意犹未尽。

     他看着正在灶房门口帮着丫丫洗菜的云清正,忽然开口。

     “丫头,你那些小打小闹,治治虫子,补补身子,还行。

    但没摸到根本。

    ” 云清正停下手,看向他。

     李玄舟用酒坛底蹭着地面,画着一个复杂的草图,但很快被泥土弄花。

     他有些不耐烦地甩开手。

     “这村子,地贫,水涩,人住久了,筋骨酥软,气血不畅,能长寿才有鬼。

    光补有什么用?得改改这根子。

    ” 他指着脚下的土地。

     “得像调理人体气脉一样,调理这地脉。

    虽然难,但不是没法子。

    ” 他又指了指远处黑黝黝的山峦。

     “那山看着碍眼,挡住了好些东西。

    但山也有山的气。

    引不过来。

    ” 云清正心中一动。

    她想起老头之前那些关于地气引导和微灵脉嫁接的疯狂设想。

     “前辈的意思是?” “老夫就是随口一说。

    真要做,麻烦得很,耗神费力,还不一定成。

    ” 他晃悠悠回屋睡觉去了,留下云清正对着满院月光和远处沉默的大山出神。

     调理地脉?引导山气? 但以她现在的能力,无异于痴人说梦。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帮助几户人家。

    她开始更仔细地观察整个村子。

     土壤的特点,水源的流向,村民常患的疾病,甚至孩子们玩耍时显露的精力状态。

     那剩下的二千灵石,或许可以买来一些最初级的布阵材料? 或许可以试着从最小的一块贫瘠土地开始,或许可以引一股小小的山泉。

     路很长,几乎看不到头。

     但这一次,她看着这片土地,看着点点透出微弱灯火,心里涌起的不再是无力和怨恨,而是一种沉甸甸感到踏实的东西。

     喜欢今天也在用阵法苟命请大家收藏:()今天也在用阵法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