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原来是以己度人,才未察觉孙坚的异样】 细思极恐。

     陈渡究竟如何洞悉?莫非人性本相通? 若此人在董卓麾下…… 曹操压下心绪,苦笑道: 太阿此言,倒显得我虚伪了。

     乱世之中,谁人不存私欲? 不过大义之下,私心自当退让。

     众人闻言变色,皆不敢接话。

     曹操目光越过山峦,投向骚动的孙坚军营。

     若孙文台果真如太阿所言欲陷我军于险境...... 当初三策择中,本欲与孙坚**。

     最劣之选乃待其与董卓两败俱伤时出手。

     如今竟是貌合神离,反遭算计。

     陈渡整衣肃立: 敢问主公,可还要保全孙氏部众? 曹操沉默良久,终是叹息: 我以诚相待,换来的却是算计。

     太阿说得对,这世道......人心叵测。

     罢了! 诛董卓、阻迁都、迎天子—— 这些才是要紧事,孙坚生死,由他去吧。

     见主公决断已定,陈渡躬身道: 既如此,现有二计: 其一,若孙坚遣人诈降汜水关,我军按兵不动; 其二,若他未施此计,我们便替他行诈降之计。

     陈渡话音方落。

     帐中诸将相视愕然。

     夏侯渊最先醒悟:先生是说—— 孙坚欲诱汜水关守军来攻? 陈渡颔首:正是此理。

     夏侯渊微微颔首,拖长声调应道:原来如此。

    不过陈先生为何能断定孙坚必遣人诈降? 陈渡嘴角轻扬:全凭直觉。

     这......如此随性的回答让夏侯渊一时语塞,目光扫向在座众人。

     只见诸位将领同样面露茫然。

     戏志才突然击掌而笑,望向陈渡赞道: 妙哉! 太阿先生果然深谋远虑! 志才悟出什么了?曹操眉头轻蹙发问。

     他亦未参透陈渡预判孙坚诈降的玄机。

     戏志才轻叹: 太阿先生岂是随意猜测。

     这招棋分明是断绝了孙坚的退路! 此话怎讲?曹操顿时来了兴致。

     戏志才解释道: 主公曾言,汜水关守将乃华雄、徐荣二人。

     而辅佐他们的, 正是董卓之婿, 素有毒士之称的李儒! 提及李儒之名,众将神色间皆现忌惮。

     曹操听到李儒之名稍作怔忡。

     沉思片刻后, 忽然眸光乍亮,抚须笑道:原来症结在李儒身上,倒是我疏忽了。

     他比在场任何人都清楚李儒的为人。

     当年在董卓府中偶遇时, 总觉脊背发凉, 如同面对一条吐信的毒蛇。

     太阿此计确实精妙。

    曹操捻须赞道。

     众将愈发困惑,面面相觑。

     究竟妙在何处?曹仁率先发问。

     俺完全没听明白。

    夏侯惇挠头道。

     曹洪也附和:俺也一样...... 曹操含笑道:志才,你来解释。

     戏志才点头应道: 虽不知太阿如何洞察孙坚诈降之计, 但既然提出这个可能, 我们不妨假设孙坚真会派人诈降...... 根据要求 ------------------------- 假设从这个前提开始。

     倘若孙坚仅需应对徐荣与华雄两员将领。

     那么诈降计策确实可能诱使二人离开关隘,落入孙坚设下的埋伏。

     但敌军中还有李儒坐镇,这种诈降手段反倒是弄巧成拙。

     作为谋略高手,李儒绝不会轻信这种粗浅的诈降伎俩。

     正因如此,太阿才断言:若孙坚实施诈降,我们只需静观其变。

     反之,若孙坚不派人诈降,我们便替他执行这个计划。

     因为无论哪种情况,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