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斥责晨光熹微,薄雾尚未散净,古朴沉……

关灯
紧了眉头,再不曾说话。

     婚后吵吵闹闹这七年,他当真倦了。

    娶了王室宗亲,沾着无上荣光,是恩待,也是囚牢。

     郢王四十岁方得这么个女儿,宠得如珠如宝,降生就赐封了郡主,出入太后的慈和宫便如出入自家一般。

    她是躺在锦绣堆里长大的姑娘,骄纵贵重,这世上有谁敢叫她不痛快?便是做了她的丈夫,也只能一味敬着,恭谨相待,从未试过对她说句重话…… 宋洹之候在西侧门的马车前,正等待着兄长,见他面带倦色缓步而来,便亲自撩了车帘扶他登车。

    时至寅末,马车驶出巷口,车外长随凑前,禀道:“二爷,二奶奶来了,在后头送您呢。

    ” 宋淳之闻声便笑了,杵了杵次弟的胳膊,眨眼揶揄他:“要不要停下来,等你俩说几句贴心话再走?” 宋洹之冷瞥他一眼,撩帘探出头。

     晨雾散净,白晃晃的光下,新妇穿一身靛蓝绣芍药的裙子,带着侍婢站在门前。

     心头隐隐泛上一抹异样的沉。

    宋洹之说不清这种感觉究竟是什么,仿佛有只无形的手,若有似无地拉扯着心弦。

     宋淳之倚在另一侧的窗上,笑得眉目弯弯,“我原还担心,怕你这倔脾气上来,会委屈了人家。

    如今瞧来,你们小夫妻俩这般柔情蜜意难舍难分,倒是我白白忧心一场。

    ” 宋洹之收回目光,不再看了。

    帘幕遮住光线,他冷肃的面容落在一片阴影里。

     宋洹之走后半日,祝琰回到蓼香汀,午后传了院子里各处仆役进来,一一识人问名。

    她是二房媳妇,只需要管理好自己住的院子,这些日子忙着各处走动,还未有机会安置下人。

     院子里原分派守门、扫洒、粗使、跑腿的仆役各两名,均是原有的旧人,负责服侍宋洹之饮食起居的两名侍婢一个名唤素商,一个叫作元英,是嘉武侯夫人赏下的。

    另有内外两个管事嬷嬷,负责指派活计、调理下人。

    问明了来头,祝琰便命各赐了一份赏钱,请两位嬷嬷安排,将自己陪嫁的十来个使唤仆婢安插在各处,随蓼香汀原有的旧人一同行事。

     院内掌事的张嬷嬷是老夫人的人,在宋家资历高,很是体面,祝琰留了她说话。

     玉盏流光,滚水濯芽,新妇年轻素净的脸隐在氤氤的茶烟后。

    张嬷嬷坐了已有一刻钟,与祝琰闲聊着府里的事。

     “这么说来,二爷日常吃用穿戴,皆由公中统一打理?丝绸布帛,茶酒纸墨,每月可另有份例?” 张嬷嬷道:“每月除去月银和日常的吃用供应,另有布帛、茶叶、补品、纸墨、陈设器皿、与各家往来回礼等,随用随取,叫人去公中账上支出,回头在大奶奶那儿对上了就成。

    ” 也就是说,各院领用东西,置备物品,都要经过大房的手。

     张嬷嬷笑道:“二爷在朝的俸禄,在外的进项,往年照例是并入公中。

    如今奶奶进门,为免花用不便,夫人跟大奶奶已经吩咐过,往后二房另设私库,交由新奶奶打理。

    院里另开了小厨房,方才那厨头奶奶也见了,是咱们大奶奶为照顾奶奶口味,专程拨来的江南厨子。

    饮食上头夫人另添了一百两月例,前几天奶奶吩咐的醒酒汤、夜里的点心菜肴,晨早的燕窝羹、银参露,便都出在咱们的小厨房。

    ” “二爷在前头还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