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醒来
关灯
小
中
大
浮尘在射进来的日光里缓慢跃动。
皇帝和嘉武侯一前一后步入观音像西边的内堂。
小小一间窄室,一张简陋的床,窗下摆着旧的方桌和两把圆凳,床上挂着白色的垂帷。
一名老僧立在屋角,朝来人执礼。
嘉武侯朝僧人点点头,移目看向床里。
床上躺着个孩子,剃光头发,沉灰色僧袍,做沙弥打扮。
面容瘦而苍白,察觉到身侧有人落座,掀开长浓的睫毛看过来。
他眼睛圆而大,瞳仁的颜色却很浅,睫毛开合了几番,听见一声低哑的,为压抑住咳嗽而稍嫌气短的呼唤,“成儿”,他脸上露出笑,回唤了一声。
“爷爷。
” “哎。
”皇帝应一声,威严的面容多了丝少见的柔软,“你这一觉睡得很长,这会子有气力了吗?” 孩子笑着道:“有。
想起来吃东西,想下床玩。
” 他说一句,皇帝便点一点头,直到听见后面那句,——“宋叔叔呢?他不来看我?” 皇帝沉默了片刻,抬手指了指嘉武侯的方向,“宋叔叔在家休养,跟你一样。
那边那位,是宋叔叔的爹。
” 孩子朝笼着光的窗下瞥一眼,笑着道:“我知道,是嘉武侯爷爷。
” 他并不甚懂,嘉武侯三个字代表着怎样的爵势地位,于他来说便如一个普通名字般寻常,不过是特定人的一个代号,就好比他叫吴成,别人也都有那么一个名姓。
皇帝侧过头去,掩唇咳了起来。
孩子抬腕抓住了他落在床边的那只手,语调里有关切,“爷爷?” 皇帝咳嗽一阵,停下来,嘴角凝了笑,温声说:“你放心,爷爷死不了。
” 又道:“你想吃什么玩什么,同你师父讲,会有人送来给你。
只是要听话,暂不能跨出这间屋,明白吗?” 孩子点点头,睫毛覆下来盖住浅色的瞳仁,“嗯,我听话。
” 不知怎地,嘉武侯自这三个字里听出一抹无奈的苍凉。
床上的孩子看起来不过七八岁模样,枯瘦如柴,病弱憔悴。
哪怕实际年龄已有十岁。
他说着叫人安心的话,独自受着小小身体不堪承载的痛楚。
皇帝替孩子掩了掩被角,动作熟练仿佛已做过许多回。
他这样的身份恐怕此生未有照顾他人的机会,但对着这个孩子,他化去了一身阴沉的威压,就像一名普通的、渴求天伦之趣的老人一般关怀着孙辈。
皇帝站起来,有一瞬眼晕,稍嫌宽胖的身子一晃,被嘉武侯伸臂扶住。
两人朝老僧点点头,无言跨出了屋室。
敬奉观音的大殿门梁投下浓深的阴影,嘉武侯道:“皇上宽心,寺里寺外都有守卫,皆是臣细查过、可信的人,皇孙在这里很安全。
” 皇帝叹了声:“只是他的病,每隔一阵子就需浸一回崤泉的水。
京里不安定,带着他来回奔波辗转,到底太危险。
” 嘉武侯道:“太医们已经在想办法,想必很快便有替代的良方。
倒是皇上您,那毒虽已除,却伤损肺脉,需调息静养,还望皇上不要太过操劳。
” 皇帝笑了下,“朕的身子,朕自己知道。
” 顿了顿,想起一事来,“淳之去后,侯府总要有人继后,洹之续位为长,这回又立了功,朕已叫人拟旨,封赐侯世子位。
淳之从前的职衔,朕打算……” 嘉武侯躬身道:“洹之经验不足,能力不匹,行事全凭意气。
朝中才俊辈出,臣以为,宜另选贤能。
” 人死了,还霸着那些紧要的职衔,天下是皇上的天下,不是嘉武侯府的天下。
皇上这般说,许有几分真心,惋惜长子的早殇,更多的,怕是
皇帝和嘉武侯一前一后步入观音像西边的内堂。
小小一间窄室,一张简陋的床,窗下摆着旧的方桌和两把圆凳,床上挂着白色的垂帷。
一名老僧立在屋角,朝来人执礼。
嘉武侯朝僧人点点头,移目看向床里。
床上躺着个孩子,剃光头发,沉灰色僧袍,做沙弥打扮。
面容瘦而苍白,察觉到身侧有人落座,掀开长浓的睫毛看过来。
他眼睛圆而大,瞳仁的颜色却很浅,睫毛开合了几番,听见一声低哑的,为压抑住咳嗽而稍嫌气短的呼唤,“成儿”,他脸上露出笑,回唤了一声。
“爷爷。
” “哎。
”皇帝应一声,威严的面容多了丝少见的柔软,“你这一觉睡得很长,这会子有气力了吗?” 孩子笑着道:“有。
想起来吃东西,想下床玩。
” 他说一句,皇帝便点一点头,直到听见后面那句,——“宋叔叔呢?他不来看我?” 皇帝沉默了片刻,抬手指了指嘉武侯的方向,“宋叔叔在家休养,跟你一样。
那边那位,是宋叔叔的爹。
” 孩子朝笼着光的窗下瞥一眼,笑着道:“我知道,是嘉武侯爷爷。
” 他并不甚懂,嘉武侯三个字代表着怎样的爵势地位,于他来说便如一个普通名字般寻常,不过是特定人的一个代号,就好比他叫吴成,别人也都有那么一个名姓。
皇帝侧过头去,掩唇咳了起来。
孩子抬腕抓住了他落在床边的那只手,语调里有关切,“爷爷?” 皇帝咳嗽一阵,停下来,嘴角凝了笑,温声说:“你放心,爷爷死不了。
” 又道:“你想吃什么玩什么,同你师父讲,会有人送来给你。
只是要听话,暂不能跨出这间屋,明白吗?” 孩子点点头,睫毛覆下来盖住浅色的瞳仁,“嗯,我听话。
” 不知怎地,嘉武侯自这三个字里听出一抹无奈的苍凉。
床上的孩子看起来不过七八岁模样,枯瘦如柴,病弱憔悴。
哪怕实际年龄已有十岁。
他说着叫人安心的话,独自受着小小身体不堪承载的痛楚。
皇帝替孩子掩了掩被角,动作熟练仿佛已做过许多回。
他这样的身份恐怕此生未有照顾他人的机会,但对着这个孩子,他化去了一身阴沉的威压,就像一名普通的、渴求天伦之趣的老人一般关怀着孙辈。
皇帝站起来,有一瞬眼晕,稍嫌宽胖的身子一晃,被嘉武侯伸臂扶住。
两人朝老僧点点头,无言跨出了屋室。
敬奉观音的大殿门梁投下浓深的阴影,嘉武侯道:“皇上宽心,寺里寺外都有守卫,皆是臣细查过、可信的人,皇孙在这里很安全。
” 皇帝叹了声:“只是他的病,每隔一阵子就需浸一回崤泉的水。
京里不安定,带着他来回奔波辗转,到底太危险。
” 嘉武侯道:“太医们已经在想办法,想必很快便有替代的良方。
倒是皇上您,那毒虽已除,却伤损肺脉,需调息静养,还望皇上不要太过操劳。
” 皇帝笑了下,“朕的身子,朕自己知道。
” 顿了顿,想起一事来,“淳之去后,侯府总要有人继后,洹之续位为长,这回又立了功,朕已叫人拟旨,封赐侯世子位。
淳之从前的职衔,朕打算……” 嘉武侯躬身道:“洹之经验不足,能力不匹,行事全凭意气。
朝中才俊辈出,臣以为,宜另选贤能。
” 人死了,还霸着那些紧要的职衔,天下是皇上的天下,不是嘉武侯府的天下。
皇上这般说,许有几分真心,惋惜长子的早殇,更多的,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