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厌倦
关灯
小
中
大
这么多年来,祝瑜大抵早已对乔翊安那些风流韵事看得淡了,对一个人不再有期待,也就不会再失望。
如今突然为了一个从外带回来的人龃龉,想来这个人,格外不一般。
消息陆陆续续传进来,祝琰也从听来的只言片语里渐读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乔翊安带新人在郊外骑马,在书轩里念书,临近年节这么忙的时候,还特地带着新人回了一趟家乡。
他处处留情,却也向来无情,从没有人能像她这样,令他甘愿耗费这样的功夫去宠。
他连除夕一早乔家祠堂的开祠祭祖都没能赶上。
不过是为替新人亲手摘取一株野岭上的红梅。
祝瑜站在乔氏妇孺正中,带头立在帘内向祖祠排位叩首,无数目光凝聚在她背上,挺拔而消瘦的背影端直,任华丽裙摆拖曳在光亮的砖地上。
祝琰私下里琢磨,乔翊安虽风流浪荡,但并非不知轻重之辈,眼见家里还有大事要办,不至于在这时节给自己名头抹黑。
落得个颠三倒四的声名,于他于乔家都百害无一利。
若说他为情癫狂,忘乎所以,依她对乔翊安的了解,——怕是根本不可能。
除非,他是故意要这样做。
做给祝瑜瞧,或是做给外人看?祝琰一时想不明白。
** 乔家马不停蹄的在筹备瑟姐儿入宫一事。
虽仪程由礼部主办,作为帝后母家,要备下的事也不少。
立后不比寻常嫁女,半点差池容不得。
祝琰两回想去乔家探望祝瑜,都被对方以事忙不便的情由推拒了。
祝瑜越是不见,祝琰的担忧便越是多一重。
二月十二,民间花朝节,也是近日来最佳吉日。
正中宫门大开,百官齐拜广场白玉阶边,齐迎大燕国母入宫。
乔瑟儿身裹朱红绣金礼服,从雕金彩车中步下。
饶是经由两年宫规训教,无数次演练过步法身型,这一刻望着一眼瞧不见边际的无数人影,她仍是不免心生胆怯。
那个规矩深重,叫人喘不过气的宫廷。
那个不能随意说笑,不能与之平视的皇帝夫君。
她才堪堪十三岁,如何担得起一国主母责任之重,如何当得天下妇人表率,如何承得起头上这顶赤金九凤冠? 她脚步虚浮,想要有个人来搀扶自己。
她想回过头去,乘坐来时的车驾回到家中。
她再也不能孩子气地胡闹,不能与胞弟抢夺好吃好玩的东西,不能没大没小地揪扯着父亲的衣摆要他带自己到处去玩。
她被关进这个名叫皇宫的巨大囚笼,再也不能无忧无虑的做乔家的大小姐。
从此后她只有一个身份,便是这个皇宫的女主人,新帝的嫡后。
从此家人不再是家人,她甚至不敢抬头去寻找父亲的身影,她怕瞧见背脊向来挺拔的父亲弯下腰臣服于自己脚下的模样。
她怕听到父亲在她面前自称微臣。
“娘娘,可不能落泪啊,大伙儿都瞧着您呢。
” 身后宫嬷低声提醒着,那个在她行错礼走错路时,会用戒尺狠狠抽打她小腿的嬷嬷,弯腰低头远远跟在她身后。
身畔的女官们肃然挺直地随侍在旁,眼底面颊不带半丝情绪。
她用了好大力气才能踏出一步,双足落定在步步生莲砖地上,踯躅着一步步朝前走。
“瑟儿别回头。
” 她记着祖母的嘱咐。
“迈入那道大门,你就是世间最尊贵的女子,咱们乔家未来的基业,尽落在你肩上了。
” 乔瑟儿提裙跨入高高的红色门槛,影子没入深重的宫墙。
少年皇帝站在白玉阶顶,隔着巨大的广场,目送她朝自己走近。
少女面容模糊,只金色的发冠,艳红的裙裾,汇成一个异常夺目的轮廓。
赵成说不出心底对她究竟是何情愫,但他知道,需得善待她,敬重她,同她一起手牵着手,在这空荡荡的皇城里一同成长。
未来会是什么模样,他们将一起揭晓答案。
隆兴元年春,乔氏长女入宫,册立为后。
同年四月,宁毅
如今突然为了一个从外带回来的人龃龉,想来这个人,格外不一般。
消息陆陆续续传进来,祝琰也从听来的只言片语里渐读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乔翊安带新人在郊外骑马,在书轩里念书,临近年节这么忙的时候,还特地带着新人回了一趟家乡。
他处处留情,却也向来无情,从没有人能像她这样,令他甘愿耗费这样的功夫去宠。
他连除夕一早乔家祠堂的开祠祭祖都没能赶上。
不过是为替新人亲手摘取一株野岭上的红梅。
祝瑜站在乔氏妇孺正中,带头立在帘内向祖祠排位叩首,无数目光凝聚在她背上,挺拔而消瘦的背影端直,任华丽裙摆拖曳在光亮的砖地上。
祝琰私下里琢磨,乔翊安虽风流浪荡,但并非不知轻重之辈,眼见家里还有大事要办,不至于在这时节给自己名头抹黑。
落得个颠三倒四的声名,于他于乔家都百害无一利。
若说他为情癫狂,忘乎所以,依她对乔翊安的了解,——怕是根本不可能。
除非,他是故意要这样做。
做给祝瑜瞧,或是做给外人看?祝琰一时想不明白。
** 乔家马不停蹄的在筹备瑟姐儿入宫一事。
虽仪程由礼部主办,作为帝后母家,要备下的事也不少。
立后不比寻常嫁女,半点差池容不得。
祝琰两回想去乔家探望祝瑜,都被对方以事忙不便的情由推拒了。
祝瑜越是不见,祝琰的担忧便越是多一重。
二月十二,民间花朝节,也是近日来最佳吉日。
正中宫门大开,百官齐拜广场白玉阶边,齐迎大燕国母入宫。
乔瑟儿身裹朱红绣金礼服,从雕金彩车中步下。
饶是经由两年宫规训教,无数次演练过步法身型,这一刻望着一眼瞧不见边际的无数人影,她仍是不免心生胆怯。
那个规矩深重,叫人喘不过气的宫廷。
那个不能随意说笑,不能与之平视的皇帝夫君。
她才堪堪十三岁,如何担得起一国主母责任之重,如何当得天下妇人表率,如何承得起头上这顶赤金九凤冠? 她脚步虚浮,想要有个人来搀扶自己。
她想回过头去,乘坐来时的车驾回到家中。
她再也不能孩子气地胡闹,不能与胞弟抢夺好吃好玩的东西,不能没大没小地揪扯着父亲的衣摆要他带自己到处去玩。
她被关进这个名叫皇宫的巨大囚笼,再也不能无忧无虑的做乔家的大小姐。
从此后她只有一个身份,便是这个皇宫的女主人,新帝的嫡后。
从此家人不再是家人,她甚至不敢抬头去寻找父亲的身影,她怕瞧见背脊向来挺拔的父亲弯下腰臣服于自己脚下的模样。
她怕听到父亲在她面前自称微臣。
“娘娘,可不能落泪啊,大伙儿都瞧着您呢。
” 身后宫嬷低声提醒着,那个在她行错礼走错路时,会用戒尺狠狠抽打她小腿的嬷嬷,弯腰低头远远跟在她身后。
身畔的女官们肃然挺直地随侍在旁,眼底面颊不带半丝情绪。
她用了好大力气才能踏出一步,双足落定在步步生莲砖地上,踯躅着一步步朝前走。
“瑟儿别回头。
” 她记着祖母的嘱咐。
“迈入那道大门,你就是世间最尊贵的女子,咱们乔家未来的基业,尽落在你肩上了。
” 乔瑟儿提裙跨入高高的红色门槛,影子没入深重的宫墙。
少年皇帝站在白玉阶顶,隔着巨大的广场,目送她朝自己走近。
少女面容模糊,只金色的发冠,艳红的裙裾,汇成一个异常夺目的轮廓。
赵成说不出心底对她究竟是何情愫,但他知道,需得善待她,敬重她,同她一起手牵着手,在这空荡荡的皇城里一同成长。
未来会是什么模样,他们将一起揭晓答案。
隆兴元年春,乔氏长女入宫,册立为后。
同年四月,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