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所谋
关灯
小
中
大
“娘娘,好像是襄国公过来了。
” 御花园里,乔皇后伏在亭栏上,正百无聊赖地手执纨扇撩着湖面的水。
听见宫人说话声,她慵懒地转过头来,在瞥见父亲身影的一瞬,暗淡的眸色明显亮了起来。
她牵着裙摆飞快起身,正待跨出亭子,却听身畔掌事姑姑轻咳了一声,提点她道:“娘娘,仪态——” 她刚起兴的小脸垮了下去,这些日子本就不大痛快,宫里实在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事,难得能在后宫撞上一回父亲,却只能远远隔着君臣的距离,说上几句体己话都难。
乔翊安和几个老臣刚从西宫议事出来,遥遥看见凤驾,几个臣子颇有眼色地借口先一步离开。
乔翊安依旧是往日一副带笑的模样,缓步驱前,停步在丈余之外。
他俯低身,朝亭中金红的身影施礼,“微臣叩见皇后娘娘。
” 每当这个时候,乔皇后心里都有股说不出的难受。
她不忍受父亲的礼,却又不得不装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勉强受拜。
“国公请起。
”她别过头去,艰难挤出疏离的称呼。
乔翊安谢过恩,含笑道:“娘娘这会子,可是要回宫去?微臣身上的差事刚了,正可护送娘娘一程。
” 宫里相见,多数时候要避嫌,哪怕她有千句万句话想说,往往父亲一个不赞成的眼色,她便只能强忍着,沉默地送他离开。
像今日这般,他主动提及要陪她走一段路,还是头一回。
乔皇后有些意外,脸上明显多了抹雀跃神色。
她回过头,蹙眉将喜色压下,沉声吩咐左右,“本宫与国公叙话,你们不必近随。
” 宫人们答得迟疑,却也不能不依。
外臣在前,不可公然不遵懿旨。
乔皇后走在前头,乔翊安落后半步,紧紧跟在她身侧,阳光斜向照来,乔皇后垂首,望见自己足底踩着父亲的影子。
方才那么相对一顾,她瞧见父亲风采卓然的面容有了风霜的颜色。
耳鬓墨色的发间,何时生出几缕银白? 这一瞬,乔皇后是怨恨祝瑜的。
那个被她称作母亲的人,不经她同意就走进他们的生活,又不经她允许擅自离开。
父亲也是伤心的吧? 她在闺中时虽顽劣骄纵,可对父亲和祝氏间的情感,也是有几分明白的。
父亲待其他女子,与待她,从来都不一样。
某个午后歇觉醒来的时候,她透过细珠帘子,瞧见她那么清高孤傲的父亲拥着祝氏耐着性子说软话。
她和弟弟那么轻易的接受了这个后娘,如何不是受父亲的影响呢? “听说琴姐儿病了,从入春至今,一直没见好?” 家里的消息纵有意瞒着她,也总能从一些细节里被她敏感的捕捉到。
“不妨事。
”乔翊安笑道,“吃了药,慢慢养着总能好,小孩子家,身骨弱些,也是寻常。
娘娘不必记挂。
” 他说得轻松,这些日子却也为了琴姐儿受了不少折磨。
受伤的“母亲”避而不见,最难接受的就是琴姐儿,咳嗽的旧疾本已好了多半,又为着母亲的疏远而伤心,把嗓子哭得坏了。
整夜整夜的不肯安睡,饭吃得也很少。
乔老夫人急的不行,用尽了法子总是哄不得,恰祝夫人几番递帖子进来
” 御花园里,乔皇后伏在亭栏上,正百无聊赖地手执纨扇撩着湖面的水。
听见宫人说话声,她慵懒地转过头来,在瞥见父亲身影的一瞬,暗淡的眸色明显亮了起来。
她牵着裙摆飞快起身,正待跨出亭子,却听身畔掌事姑姑轻咳了一声,提点她道:“娘娘,仪态——” 她刚起兴的小脸垮了下去,这些日子本就不大痛快,宫里实在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事,难得能在后宫撞上一回父亲,却只能远远隔着君臣的距离,说上几句体己话都难。
乔翊安和几个老臣刚从西宫议事出来,遥遥看见凤驾,几个臣子颇有眼色地借口先一步离开。
乔翊安依旧是往日一副带笑的模样,缓步驱前,停步在丈余之外。
他俯低身,朝亭中金红的身影施礼,“微臣叩见皇后娘娘。
” 每当这个时候,乔皇后心里都有股说不出的难受。
她不忍受父亲的礼,却又不得不装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勉强受拜。
“国公请起。
”她别过头去,艰难挤出疏离的称呼。
乔翊安谢过恩,含笑道:“娘娘这会子,可是要回宫去?微臣身上的差事刚了,正可护送娘娘一程。
” 宫里相见,多数时候要避嫌,哪怕她有千句万句话想说,往往父亲一个不赞成的眼色,她便只能强忍着,沉默地送他离开。
像今日这般,他主动提及要陪她走一段路,还是头一回。
乔皇后有些意外,脸上明显多了抹雀跃神色。
她回过头,蹙眉将喜色压下,沉声吩咐左右,“本宫与国公叙话,你们不必近随。
” 宫人们答得迟疑,却也不能不依。
外臣在前,不可公然不遵懿旨。
乔皇后走在前头,乔翊安落后半步,紧紧跟在她身侧,阳光斜向照来,乔皇后垂首,望见自己足底踩着父亲的影子。
方才那么相对一顾,她瞧见父亲风采卓然的面容有了风霜的颜色。
耳鬓墨色的发间,何时生出几缕银白? 这一瞬,乔皇后是怨恨祝瑜的。
那个被她称作母亲的人,不经她同意就走进他们的生活,又不经她允许擅自离开。
父亲也是伤心的吧? 她在闺中时虽顽劣骄纵,可对父亲和祝氏间的情感,也是有几分明白的。
父亲待其他女子,与待她,从来都不一样。
某个午后歇觉醒来的时候,她透过细珠帘子,瞧见她那么清高孤傲的父亲拥着祝氏耐着性子说软话。
她和弟弟那么轻易的接受了这个后娘,如何不是受父亲的影响呢? “听说琴姐儿病了,从入春至今,一直没见好?” 家里的消息纵有意瞒着她,也总能从一些细节里被她敏感的捕捉到。
“不妨事。
”乔翊安笑道,“吃了药,慢慢养着总能好,小孩子家,身骨弱些,也是寻常。
娘娘不必记挂。
” 他说得轻松,这些日子却也为了琴姐儿受了不少折磨。
受伤的“母亲”避而不见,最难接受的就是琴姐儿,咳嗽的旧疾本已好了多半,又为着母亲的疏远而伤心,把嗓子哭得坏了。
整夜整夜的不肯安睡,饭吃得也很少。
乔老夫人急的不行,用尽了法子总是哄不得,恰祝夫人几番递帖子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