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失利
关灯
小
中
大
。
曾有无数个瞬间,他曾想过,如果他真的能够大权在握执掌自己的命运就好了。
眼前,有人给了他一个这样的机会。
祖母为他铺设了这样一条路。
她说,只要这关过了,她就能放心的将江山交还到他手里。
她求他最后听从一次她的话。
“祖母都是为了你,是为了你好啊,成儿……” ** 茫茫月色下,宋洹之提笔写下四个字,妻琰如晤。
不知道,如今她还好吗? 离家一个多月,大大小小打了二十几场仗,父亲手臂受了伤,不许他声张给家里知道。
他自己身上也有各色伤痕,勤加用药,免将来回京给她察觉出,又要惹她忧心。
他是头一回随军打仗,对过往父亲和兄长的行伍生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瞬息之间数千人命在眼前殒落,真正明白什么是血流成河。
嘉武侯府百十年来的声望,就是父兄们用血肉之躯一点点博回来的。
当年兄长在西北一战成名之时,只有二十岁。
他站在长烟尽处,遥望荒原,仿佛能看见马背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朗笑着朝他奔来。
“不好了,宋大人!” 急厉的声音打断神思,纸上只草草留下那四个字。
宋洹之将流云剑握在手里,转身去了主帅营帐。
“刘大人尚未抵达郢阳,平虏军动向却提前给西鹄知悉,就在昨夜,北戎调遣南路骑兵,与西鹄后路汇合突袭,如今刘大人一行三千人,被围困在距离郢阳城外六十里的骅镇。
” 刘淼的动向是军中绝密,除了上呈京都的奏报,就只有营帐中这几人知悉。
一瞬间,嘉武侯锐利的视线扫视过面前几人的脸。
周昶随他出生入死三十年,当年甬舟一战,是周昶不顾劝阻将他从死人堆里刨出来,捡回了一条性命。
韩智,鲍启,他的随身侍从,从小养在身边。
送信的斥候,个个是他精心培养的死士。
何兴,他副将的遗孤,他视其为养子,虽不是他亲生,却与他有着堪比父子般的情分。
这些人,无一不是他最信任的心腹,行伍生涯三十余年,他与他们一同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是部下是战友也是知己。
如若在打仗时不能放心的将后背交给他们,西北军就绝不可能创造出那样一件件的奇功。
宋洹之掀帘进来,察觉到帐中气氛有一瞬冷凝。
“洹之,你来得正好。
”嘉武侯收了视线,空气中那抹肃煞可怖的气息随之弥散。
“你带一支人马,即刻前往骅镇接应刘淼。
” “不成,”周昶急道,“军机泄露,非同小可,这极有可能是个陷阱,我不赞成洹之涉险。
” ** 深夜的宁和宫里灯火通明,杨阁老在案前踱着步子,眉头紧拧。
一个老臣满面忧色,悲怆地道:“前线连连失利,几名将领先后折损,先是程许、褚彦,现在又是刘淼,这些将领无不是军功卓著的栋梁之材。
再这样下去,只恐我大燕失去的不只是城池土地,更是……” “更是什么?”另一名臣子出言打断了他,“方大人慎言!嘉武侯等在前线
曾有无数个瞬间,他曾想过,如果他真的能够大权在握执掌自己的命运就好了。
眼前,有人给了他一个这样的机会。
祖母为他铺设了这样一条路。
她说,只要这关过了,她就能放心的将江山交还到他手里。
她求他最后听从一次她的话。
“祖母都是为了你,是为了你好啊,成儿……” ** 茫茫月色下,宋洹之提笔写下四个字,妻琰如晤。
不知道,如今她还好吗? 离家一个多月,大大小小打了二十几场仗,父亲手臂受了伤,不许他声张给家里知道。
他自己身上也有各色伤痕,勤加用药,免将来回京给她察觉出,又要惹她忧心。
他是头一回随军打仗,对过往父亲和兄长的行伍生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瞬息之间数千人命在眼前殒落,真正明白什么是血流成河。
嘉武侯府百十年来的声望,就是父兄们用血肉之躯一点点博回来的。
当年兄长在西北一战成名之时,只有二十岁。
他站在长烟尽处,遥望荒原,仿佛能看见马背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朗笑着朝他奔来。
“不好了,宋大人!” 急厉的声音打断神思,纸上只草草留下那四个字。
宋洹之将流云剑握在手里,转身去了主帅营帐。
“刘大人尚未抵达郢阳,平虏军动向却提前给西鹄知悉,就在昨夜,北戎调遣南路骑兵,与西鹄后路汇合突袭,如今刘大人一行三千人,被围困在距离郢阳城外六十里的骅镇。
” 刘淼的动向是军中绝密,除了上呈京都的奏报,就只有营帐中这几人知悉。
一瞬间,嘉武侯锐利的视线扫视过面前几人的脸。
周昶随他出生入死三十年,当年甬舟一战,是周昶不顾劝阻将他从死人堆里刨出来,捡回了一条性命。
韩智,鲍启,他的随身侍从,从小养在身边。
送信的斥候,个个是他精心培养的死士。
何兴,他副将的遗孤,他视其为养子,虽不是他亲生,却与他有着堪比父子般的情分。
这些人,无一不是他最信任的心腹,行伍生涯三十余年,他与他们一同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是部下是战友也是知己。
如若在打仗时不能放心的将后背交给他们,西北军就绝不可能创造出那样一件件的奇功。
宋洹之掀帘进来,察觉到帐中气氛有一瞬冷凝。
“洹之,你来得正好。
”嘉武侯收了视线,空气中那抹肃煞可怖的气息随之弥散。
“你带一支人马,即刻前往骅镇接应刘淼。
” “不成,”周昶急道,“军机泄露,非同小可,这极有可能是个陷阱,我不赞成洹之涉险。
” ** 深夜的宁和宫里灯火通明,杨阁老在案前踱着步子,眉头紧拧。
一个老臣满面忧色,悲怆地道:“前线连连失利,几名将领先后折损,先是程许、褚彦,现在又是刘淼,这些将领无不是军功卓著的栋梁之材。
再这样下去,只恐我大燕失去的不只是城池土地,更是……” “更是什么?”另一名臣子出言打断了他,“方大人慎言!嘉武侯等在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