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南疆来信

关灯
一个势力中的人。

     又或者,他们真的都是神! 天上能掉下一个楚九辩,说不准就能再掉下其他神仙。

     无论众人如何想,总归是都不敢再妄动。

     如今别说是刺杀,就是整个京城都恢复了风平浪静,好似回到了英宗还在位的时候。

     众人对楚九辩的态度本就客气,如今这客气中又带了些明显的亲近。

     显然,他们知道如非必要,还是不能得罪这位“神明”。

     只是权势的漩涡不可能宁静多久,将将过去十日时间,这早朝之上便又起了风浪。

     工部侍郎萧闻道上奏陈情,言及剑南王于河西郡督建堤坝一事,称其在修建期间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修建工事也稳步推进。

     如今堤坝已经基本修建完毕,剑南王不日就要回京述职。

     萧闻道嘴里说了一长串夸赞百里海的话,又明里暗里希望秦枭和百里鸿到时候能论功行赏,给百里海该有的荣誉和奖赏。

     至于这奖赏,就是能允许对方提早入朝参政。

     大宁朝规定官员需得年及弱冠,行过加冠礼才能有权利入朝为官,因而刚年满十六的百里海其实不能入朝。

     能被派去督办工事,也已经是破例。

     但这能入朝参政的王爷,与掌中无权的王爷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后者只是空有名头的贵人,前者却有机会建功立业,收复民心。

     如今皇帝年幼,若是叫一个留在京中的王爷骑到头上来,得到更多的民心,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萧家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百官静立,一时间竟无一人说话。

     这本就是萧家与秦枭的博弈,若是百里海成功入朝,那秦枭和小皇帝必势弱,可萧家就会起势,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这群老狐狸也不愿插手,端看这两方斗法便可。

     齐执礼余光瞥着周围站着的御史们,见他们低眉敛目,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只觉得心头火起。

     所谓御史,就该忠正,就该不畏生死。

     可转念一想,并非所有人都与他这般有漠北军做后盾,所以会多些思量也无可厚非。

     罢了,这种时候该他出言。

     他无声叹气,正准备迈步踏出队列,就忽而听到青年清冷的嗓音在大殿中响起:“萧侍郎可真是个急性子。

    ” 齐执礼一怔,收回脚步朝那声音看去。

     只见青年长身玉立,穿着一身绛紫色官袍,与众人格格不入的头发显得不伦不类,但却偏偏很适合他。

     是楚九辩。

     亦是与表弟信中谈及的那位“大祭司”牵扯甚深,且引动天雷,震慑住四大世家的“神明”。

     江朔野信中并没有详细说些什么,只说自己得大祭司入梦授业,得了马镫马鞍,以及其他几样宝贝。

     齐执礼刚看到那信上内容时,想法、反应都与其他人几乎一样,直接将楚九辩和大祭司当成了同一个人。

     只是江朔野信中所说的“大祭司”,强大、神秘、温和......好似一位悲天悯人的强大神明,是个慈祥的长辈的形象,与那位光风霁月、聪慧狡黠的九公子完全是两样。

     齐执礼觉得他们定然不是同一个人,但定存在着某种关系。

     于是他就把楚九辩自出现开始,到现在做过的每一件事都告诉了江朔野,只是如今还没收到回信,不知对方会作何反应。

     “太傅大人何出此言?”萧闻道望向楚九辩,神情中带着恭敬。

     楚九辩就站在原地,都没迈出队列,淡淡回道:“有功者当赏,只是如何赏,赏什么,自有陛下决定。

    ” 萧闻道薄唇紧抿。

     萧怀冠就站在楚九辩面前,微微躬着背,面上温和的笑意缓缓收敛。

     “萧侍郎方才那般言辞,倒像你才是太傅。

    ”楚九辩语气淡淡地给人挖坑,“你是要在这早朝之上教陛下做事吗?” 如今名声何其重要。

     萧闻道作为二品侍郎,代表的就是萧家。

     他在早朝之上公然引导皇帝做决定,说的好听是教陛下做事,说的难听就是想控制皇帝。

     当然,即便是“教皇帝做事”传出去也不好听。

     在这个提倡忠孝节义,提倡三纲五常的时代,这般大逆不道的行为,传出去定会叫那些文士大儒们骂死。

     此前的秦枭为何被骂,还不就是因为众人传播他控制幼帝? 萧闻道可不比秦枭那般厚脸皮,若是这名头落在他与萧家头上,那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萧家百年“忠义”的脸面和气节要不要了? 这位九公子的嘴皮子他们这段时间算是领教过了,真是平平静静地就能给你挖个坑,让你防不胜防。

     这算什么神? 哪个神能把官场这一套玩的这么炉火纯青?! 总不会是他们仙界也搞政斗吧? 还是说,这位九公子在成神之前也是在朝廷里混的? 萧闻道此前看楚九辩怼人挖坑还挺乐呵,尤其看到兵部和户部那些人吃瘪的时候最开心,可现在轮到自己,他却只觉得一股火憋在心里。

     “大胆!”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含着怒气道:“陛下的决定是你能左右的吗!” 是萧怀冠的训斥。

     萧闻道当即跪下来,朝着百里鸿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状似惶恐般道:“陛下恕罪,臣绝没有那个意思。

    臣知错了,以后定不敢再胡言乱语,请陛下息怒!” 百里鸿看向秦枭。

     秦枭暂时没有任何动作,那便是要晾着这人,于是百里鸿便也肃着小脸不说话。

     比起第一天上朝,现在的他已经是成熟的小皇帝了,能很快分辨出舅舅和先生的意思,打的一手好配合。

     秦枭垂眸看着跪地请罪的萧闻道,又看向满面怒容的萧怀冠,唇角不由溢出些笑。

     这种有人帮着自己怼人的感觉,真是够爽的,难怪这些人要结党营私。

     楚九辩在朝堂上的人设就是毒舌,谁都不怕,谁都要怼。

     反正他那三枪是彻底镇住了这些人,又有一个“大祭司”隐在暗处令他们捉摸不清。

     所以这些人一时也不敢和楚九辩来硬的,就是心里再恨再气,下了朝还是要笑眯眯和他套近乎。

     都是一群演技派,谁也别看不上谁。

     又过了两息,见晾的差不多了,秦枭才指尖轻敲了下耳后。

     百里鸿便将人叫起。

     萧闻道谢过陛下,又夸了两句陛下大度之类的,才退回自己的位置站定,此前的事便也不了了之。

     此前被楚九辩怼了好几次的户部和兵部的官员们,都感觉到了诡异的畅快,原来这就是看别人被怼的样子吗? 确实挺爽,他们也想这样肆无忌惮地说话,可不能。

     他们不是齐执礼,没有漠北军。

     他们更不是楚九辩,没有神力。

     而且楚九辩比他们更占优势的一点,其实是“名声”。

     他们要在意名声,要在意家族的声望,可楚九辩不需要,只要他“神明”的身份传出去,传到百姓耳朵里,那就是天然的、难以撼动的绝佳声望。

     谁会去得罪一个神仙? 神仙又怎么可能会犯错? 别说是怼人,楚九辩就是当朝骂人打人,甚至杀人,都会有许多百姓和士人为他开脱。

     这样的觉悟,令满朝文武越发羡慕起秦枭。

     他怎么就这么好运,怎么偏偏就他得了楚九辩的青眼? 就因为楚九辩下凡那日是他接到的人吗? 众人有意无意的打量落在楚九辩身上,可楚九辩此时却无暇他顾。

     因为他听到耳边传来系统的通知声。

     【温馨提示:信徒司途昭翎正请求宿主帮助。

    】 南疆,王府内。

     司途昭翎双手合十,对着四方天地转着圈地拜,嘴里还念念叨叨:“救苦救难的大祭司,您快显灵吧,您说的十五日怕是撑不到了。

    ” 此前大祭司说过了十五日便来寻她,到时候就能解决南疆的问题。

     可如今才过了十日,几十个粮仓里的粮食就已经见底了,估计根本撑不到十五日。

     为了能多撑几天,他们令人施粥的时候都煮的有些稀,但还是经不住百万人这般消耗。

     昨日开始,外祖父就让人把粥煮的更稀了一些,但百姓们一直吃不饱,怨念横生,上午就已经有人哭闹了。

     这还是主城,有王府和寨主震着,百姓们只敢哭闹,不敢闹事。

     可其余地方城镇却不见得这般,说不准已经有人开始闹事了。

     若是再这样下去,定要出大事。

     司途昭翎从小到大虽然备受宠爱,也识得字,读过许多书,但那些东西在此时此刻却一点用处都没有。

     她没有人脉,没有办法凭空变出粮食。

     她瞧着父母眼下的乌青,只觉得无助。

     没办法了,她只能寄希望于大祭司能听到她的祈求,可以提前几日降临,帮她渡过难关。

     司途昭垚从外面跑来,满头大汗。

     看到姐姐这神神叨叨的样子吓了一跳,忙道:“阿姐你怎么了?” 司途昭翎却反拉住他道:“阿弟快来,你和我一起求大祭司。

    ” “大祭司?”司途昭垚茫然重复。

     司途昭翎一愣,侧头看他:“你能听到?” “不对。

    ”她摸了摸喉咙,惊讶道,“我能说出来了?” 这几天她也怕自己只是做了个梦,所以找人试验过好几次,但每一次都说不出来与大祭司相关的事。

     只是现在想想,她好像确实一直都没和弟弟说过。

     “哎呀先别说这些了。

    ”少年拉住她的手往外跑,“粥棚那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