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生辰礼物

关灯
南疆王和平西王的车队离开之后,京中便彻底恢复了平静。

     三月初,大宁各地也都开始准备春耕,南方早一些,北方晚一些。

     不过大多数地方种植的作物都没什么变化,唯独河西郡要种植的红薯,和南疆地区要种植的棉花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重视。

     苏盛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第一个跳出来说这两处不种植熟悉的作物,恐怕百姓会没有粮食吃。

     南疆地区有南疆王管着,他倒也没有指手画脚,重点说的还是河西郡的事。

     不过红薯试验田的数据早在年前就送到了京里,只是说得隐晦罢了。

     眼下楚九辩就直言道:“红薯也是粮食,可亩产六百斤。

    ” 眼下小麦和水稻最高产量也就三百斤左右,红薯的产量楚九辩还是往低了说,却也是另外两种作物的两倍高产。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若是这话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众人不一定会信,但这话是楚九辩说的,那便无人不信。

     苏盛定定看了他片刻,而后便不再多说了。

     楚九辩就又对百里鸿道:“陛下,臣有事要禀。

    ” “太傅请讲。

    ”百里鸿配合道。

     楚九辩:“此前西北军无能,使得塞国入侵,若非宁王大人力挽狂澜,恐会酿成大祸。

    ” 众人心中皆是疑惑,不知楚九辩要做什么。

     “边境不稳,大宁百姓便心中难安。

    ”楚九辩道,“因此,臣请派人前往东北边境,与女真部族商谈合作,建立通商渠道,以促发展。

    ” 此前殿试的时候,他就曾以此为题,问过谈雨竹。

     谈雨竹当时答得虽不算完善,但却言之有物,寥寥几句便叫众人想象到了通商之后的盛景,以及大宁会获得的源源不断的好处。

     这对大宁来说是顶好的是,因而他说完之后,没有人反驳。

     不过众人心里也开始盘算起来,这对大宁是好事,对去和谈的官员来说又何尝不是好事? 文官们立功升职的途径本就不好把握,眼下这便是个好机会。

     王文耀在礼部官员的队伍中,眸光微凉。

     谈合作这种事本就该归属礼部管辖,所以礼部定会叫人去办这件事,他必须把这个机会争取过来。

     只要这件事做好了,他就定能升官。

     他微微掀起眼帘看向队伍最前方,虽被挡着,但他知道那里站着礼部尚书王致远。

     王致远眼下确实和少主王其琛走得近,但他能答应把王文耀推举入仕,就肯定还是惦记着家主一脉。

     所以这次的差事,只要他主动争取,王致远就肯定会帮他,毕竟他们无论内部如何斗,在外面也都是王家人,是一体的。

     但他没想到,都没要他主动争取,王致远就已经提议要他负责这件事了。

     听到百里鸿点了自己的名字,王文耀心中一凛,当即走上前去,对着上位躬身一揖道:“谢陛下信任,臣有信心做好差事。

    ” 百里鸿便看向楚九辩道:“爱卿以为如何?” “给年轻官员历练的机会无可厚非。

    ”楚九辩余光能瞧见礼部其余官员的神情。

     侍郎陆乔波是陆家人,员外郎之一的蔡鹏是萧家人,他们论起资历官职可都比王文耀高,但王致远一句话,就把这机会给了自家的王文耀,这些人心里定不服气。

     他们背后的高官们,说不得也要帮着争取一下。

     果然,在楚九辩表现出几乎要同意的意思时,礼部侍郎陆乔波就自己走上前。

     “陛下,王员外郎到底年纪轻,没有谈判的经验,臣以为还当再寻一有经验之人,才能保证此次与女真部族的谈判顺利进行。

    ” “陆侍郎说的是。

    ”楚九辩道,“此前殿试之上,国子监学子谈雨竹针对如何谈判之事已有章程。

    且昨日她已经拟定了一份详细的谈判名录交与本官,瞧着颇有章程。

    ” 他从袖间拿出谈雨竹交上来的奏折。

     秦枭从座位上起身走下台来,接过奏折看了一遍,然后就转身对百里鸿一揖:“陛下,臣觉得这细则确实不错,或可叫这位学子同礼部官员一同去东北。

    ” 奏折他们昨日就看过,还帮着改了几处,又加了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谈雨竹都一一应下,虚心接受了自己的不足,看向楚九辩和秦枭二人的眼神中更多了崇拜和敬重。

     眼下他们手中这细则,便是六部尚书看了,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果然,王致远接过奏折看完之后,便频频点头,道:“确实不错,便是本官来做,也做不到如此细致。

    ” 王文耀心里不服,觉得若是他早早知道这件事,定能做得更好。

     且只是前期列些细则罢了,等到真正谈判的时候,那谈雨竹一介女子又能有什么本事?怕不是叫人瞧不起。

     心里自视甚高,但他也没傻到当众说出心里话,只安静垂首,等待宣判。

     侍郎陆乔波拿过奏折看了看,越看脸色也越凝重。

     确实,他真的一点错处都挑不出来。

     不过他却还是躬身一揖道:“陛下,谈学子确实准备充分,只是谈判之事不是纸上谈兵,到底还是需要我礼部有经验的官员去才稳妥。

    ” 礼部员外郎蔡鹏身为吏部尚书萧怀冠的弟子,本该前途无限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