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炉火初燃

关灯
了!能给他添堵,这活儿我干了!” 就这样,靠着往日林家积攒的一点人脉和林昭破釜沉舟的承诺,再加上对赵三虎共同的厌恶,一个临时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技术攻坚小组”算是勉强搭建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后院彻底变成了一个喧嚣的工地。

     孙石头带着林昭,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被当地人视为禁地的青石山。

    山中林木阴翳,怪石嶙峋,气氛确实有些压抑。

    孙石头一边走,一边絮叨着那些不知真假的恐怖传说,试图吓退林昭。

    但林昭的注意力,完全被山体裸露的岩层吸引了。

     他仔细观察着矿脉的走向、色泽、伴生矿物。

    果然如他所料,这里的铁矿主要是褐铁矿,品位确实不高,但储量巨大,而且埋藏浅,易于开采。

    更重要的是,他在一处山坳里,发现了质地不错的耐火粘土和石灰石!后者是冶炼中重要的助熔剂,可以降低矿石的熔点,帮助杂质形成炉渣。

     “孙伯,你看这里!”林昭指着那片白色岩层,语气中带着兴奋。

     孙石头凑过去看了看,撇撇嘴:“这是‘白眼泥’,没啥用,以前有人想拿来烧瓷器,温度不够,都失败了。

    ” “它不是用来烧瓷器的,”林昭眼中闪着光,“它是用来炼铁的!” 与此同时,后院里,李老蔫带着两个临时找来的小工,已经开始按照林昭的图纸,挖掘炉基,夯筑炉体。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号子声,引来了不少邻里的围观和议论。

     “林家小子真魔怔了?要在青石山那鬼地方弄矿?” “瞧这炉子砌的,不伦不类,能成吗?” “听说跟赵三虎立了军令状,十天后交不出铁,就得卖身为奴咯!” “唉,可惜了,林大锤多老实一个人……” 嘲讽、怀疑、同情,各种目光和话语,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在林大锤心上。

    他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更加沉默地蹲在角落里,一遍遍擦拭着那些冰冷的铁钳、锤子,仿佛那是他唯一能抓住的、与过去安稳日子相连的东西。

     王铁臂则带着几个木匠,在另一边叮叮当当地制作那个巨大的双缸风箱。

    结构并不复杂,但尺寸远超寻常,对木料的强度和密封性要求很高。

    失败了几次后,终于勉强做出了雏形。

     第七天,改良高炉终于砌成了。

    它巍然矗立在院子中央,比旁边的旧炉子高大粗壮了一圈,怪异的造型在阳光下显得有些突兀和笨拙,却也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感。

     第八天,第一批青石山的矿石和石灰石,由孙石头和王铁臂带着人,用最原始的箩筐和扁担,艰难地运了回来,堆在炉子旁边,像一座灰色的小山。

    那颜色黯淡的矿石,在众人眼中,与普通的石头并无多大区别,甚至更显丑陋。

     第九天,一切准备就绪。

     夜晚,林家后院破天荒地点起了好几支火把,将院子照得亮如白昼。

    炉子已经装填完毕——底层是干柴引火,上面是珍贵的煤炭,再往上,是严格按照林昭要求、将矿石粉碎后与适量石灰石混合制成的矿料团块。

     林大锤、孙石头、李老蔫、王铁臂,以及几个帮忙的小工,都围在炉子旁,神情紧张而肃穆。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林昭站在炉前,深吸了一口气。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手心里也沁出了汗。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试验,更是他与这个时代的一次正面碰撞,是生存与毁灭的分界线。

     “点火!”他沉声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王铁臂将火把投入炉底的引火口。

    干柴遇火即燃,橘红色的火焰开始升腾,贪婪地舔舐着上方的煤炭。

     “鼓风!” 王铁臂和另一个壮汉,奋力推拉那巨大的双缸风箱。

    起初有些滞涩,但随着“呼哧、呼哧”的沉重声响,气流开始通过泥坯管道,源源不断地注入炉膛。

     火焰猛地向上一窜,颜色变得更加明亮,从橘红转向亮黄。

    炉温开始急剧上升,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逼得众人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炉口那跳跃的火焰,和炉壁上预留的、用来观察火色的窥孔。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

     一个时辰过去了,炉火依旧旺盛,但除了越来越响的风箱声和火焰的呼啸,炉内并无其他动静。

     林大锤的脸色越来越白,嘴唇哆嗦着,几乎站立不稳。

    孙石头和李老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的失望。

    王铁臂推拉风箱的手臂,也开始感到酸麻。

     林昭的心也一点点沉下去。

    难道自己的计算有误?还是对明代材料的性能预估偏差太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突然,负责观察窥孔的李老蔫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变了!火色变了!” 众人精神一振,连忙凑过去。

    只见窥孔内,火焰的颜色已经从亮黄,转向了一种更加刺眼、边缘甚至带着一丝炫目白色的状态! 林昭心头一紧,这是炉温过高的迹象!高品位的富矿或许能承受,但这种低品位矿,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矿石过早熔化包裹杂质,或者炉壁承受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