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蒙名额

关灯
光过,到了方子期爷爷这一辈,也有二十多亩田地,正常来说吃饱肚子是够用了。

     但是要供方伯山这个老童生年年参加科举,那可就拮据得很了。

     “二弟妹!你这话可就说得不对了!” “我家伯山辛辛苦苦去考试,那是为自己考的吗?还不是想着为咱们方家光耀门楣!” “回头要是成了秀才公,家里还能免徭役免赋税!” 大伯母赵氏当即不乐意了,当即在那里叫的欢。

     苏氏心中一阵无语。

     下场十几次的老童生了,什么时候中秀才? “大伯母!大伯啥时候能中秀才啊!还要十几年吗?” 方子期突然扣着手指头在那里一脸无辜道。

     这话旁人不能说,但是方子期这个孩子说的话,那就没啥问题了。

     童言无忌嘛。

     大伯母赵氏的脸瞬间拉了下来。

     “哼!” “一家子眼皮子浅的!” 赵氏咬着牙,走远了。

     “苏氏。

    ” “你带孩子回家做饭去吧。

    ” “日头紧,别将娃儿晒坏了。

    ” 爷爷方守义走了过来,看了一眼方子期,这娃儿确实小了些。

     紧跟着。

     方子期就跟着苏氏回家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

     看着野菜就杂面糊糊,方子期就没啥胃口。

     就这,其实已经算是方家的好餐了。

     也就是农忙的时候,才会吃得这么稠,平日里连这口杂面糊糊都吃不上。

     晚间的晚饭比中午的还差…… 刚吃过晚饭。

     爷爷方守义就将一大家子召集起来。

     “眼看着稻子都收了。

    ” “回头卖一卖,应该还能凑点钱再供个孩子开蒙。

    ” “你们怎么想的?” 方守义吧唧吧唧抽着老旱烟,目光在周边扫了扫。

     顿时。

     几房心思都跟着活络起来了。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读书显然是最高尚的。

     若是在科举中再得个功名,那可就真的光宗耀祖了! 当然了,科举之路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取功名概率太小,像他的大伯方伯山,从六岁开蒙,现如今都已经快四十岁了,还是个童生…… “爹!” “大房中大哥和文轩都去读书了。

    ” “再怎么轮,也该轮到我们三房了。

    ” “我觉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