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八百府兵,志平天下

关灯
朝廷虽然有二百万兵,可大多是新兵,不如燕王殿下的兵能打!而且,臣……” 可听到二流将领时蓝玉气得脸都紫了,他指着天幕,大声喊:“陛下!这妖物又在污蔑臣!臣怎么就是二流将领了?臣打捕鱼儿海大捷的时候,燕王殿下还没单独统过兵呢!” “哟,蓝将军,你还好意思提捕鱼儿海?”定远侯王弼笑着道,“不是我王某说你,那捕鱼儿海大捷,要是没有咱担保再搜三天,你早就班师回朝了,哪还有什么大捷?” “就是啊!”中山侯汤和也跟着调侃,“你西征哈密,差点逼反大军;征讨西川,还没到仗就打完了,这三场仗,两场躺赢一场哗变,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一流将领?” 蓝玉被怼得哑口无言,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他只能恶狠狠地瞪着王弼和汤和,嘴里小声嘀咕:“你们等着,将来咱肯定能打赢一场大仗,让你们看看!”徐达也跟着大笑:“燕王殿下这招太妙了!先示弱,再出其不意,比秦王殿下那‘猛打硬冲’的蠢招强一百倍!” 朱樉站在一旁,听到这话,脸瞬间黑了,刚想反驳,就被旁边的宋国公冯胜怼了回去:“秦王殿下,你可别说话了。

    人家燕王八百人拿北平,你几万兵打西番还惨胜,还好意思说?” 朱樉气得鼻子都歪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冯胜说的是实话,他根本没法反驳。

     蓝玉这边话还没说完,就又被旁边的武定侯郭英打断了:“蓝小二,你就别添乱了。

    你忘了天幕说你是‘二流巅峰’将领了?总共就指挥过三仗,两次躺赢,一次还差点逼反大军。

    你还是乖乖站着吧,别给燕王殿下添乱。

    ” “就是啊,蓝将军。

    ”长兴侯耿炳文也跟着调侃,“你要是真有本事,当年捕鱼儿海之战就不会让王弼替你担保了。

    现在还好意思说朝廷兵不行?” 蓝玉的脸瞬间红得像个熟透的柿子,他指着郭英和耿炳文,气得说不出话:“你们……你们别胡说!天幕那是污蔑!咱当年……” “当年怎么了?”朱元璋笑着问,“是不是又想提你那三场破仗?” 蓝玉吓得赶紧闭上嘴,再也不敢说话了,只能低着头,心里把郭英和耿炳文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俩家伙,就知道揭他的短! 殿中众人都笑了起来,原本沉重的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朱元璋看着蓝玉的糗样,摇了摇头:“蓝玉,你要是真有本事,就好好跟咱的老四学学,别整天就知道吹牛。

    要是将来老四北征需要帮忙,你要是能立个功,咱就饶了你之前的过错。

    ” 蓝玉眼睛一亮,连忙道:“陛下放心!要是燕王殿下需要帮忙,臣肯定第一个上!”心里却暗暗嘀咕:燕王殿下要是真能打赢,咱跟着沾点光,说不定还能升官发财呢! 天幕的字迹又亮了起来,这次转成了醒目的黄色,像是在预告什么大事: 今日天幕就到这里!北平城已破,靖难旗已举,接下来就是燕王朱棣与建文帝的正面交锋!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扫清障碍,南下对敌! “南下对敌?”徐达眼睛一亮,“看样子可能是场硬仗!当年臣跟着陛下打天下,除了和陈友谅,就再也没打过这么大规模的战役。

    看样子明天有好戏看了!”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白沟河是北平通往南京的必经之路,建文帝肯定会派大军守住那里。

    棣儿要想南下,必须得过这一关。

    这仗,不好打啊!” 马皇后则更关心朱棣的安危:“重八,下一集天幕会不会说棣儿打赢了?他要是在白沟河战败了,可怎么办?” 朱元璋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放心,棣儿是个有福气的人,肯定能打赢。

    就算输了,有咱在,也能保他平安。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妙云也小声问徐达:“父亲,白沟河之战很危险吗?” 徐达点了点头,严肃道:“很危险。

    百万大军对决,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不过你放心,燕王殿下很有谋略,肯定能想出办法。

    ” 天幕渐渐暗了下去,又恢复了漆黑的模样。

    奉天殿内,气氛虽仍有担忧,却多了几分期待。

     朱元璋走到殿中,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坚定:“各位都听清楚了!老四起兵是被逼无奈,咱绝不会坐视不管!” “臣遵旨!”百官齐声应道,声音比刚才更响亮。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边,小声道:“重八,你这么做会不会太明显了?毕竟标儿是太子,你这么帮棣儿,会有人说闲话的。

    ” 朱元璋摇了摇头:“咱不在乎!咱只知道,棣儿是咱的儿子,不能让他有事,咱说啥也要保棣儿平安!” 朱棣听到这里,眼圈瞬间红了,他走到朱元璋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得头破血流:“父皇!儿臣……儿臣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将来要是天幕上的儿臣能打赢这场仗,一定好好辅佐大哥和大侄子,绝不让您失望!” 朱元璋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背:“傻孩子,咱是你爹,保护你是应该的。

    好好干,别让咱失望。

    ” 朱标也走到朱棣身边,握住他的手:“四弟,大哥知道你受委屈了。

    将来要是你需要帮忙,大哥就算拼了命,也会帮你。

    ” 朱棣看着朱标真诚的眼神,心里满是感激:“大哥,谢了。

    ” 夜色渐渐降临,天幕静静地悬浮在紫禁城上空,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揭秘”。

    奉天殿内,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众人坚定的神情。

    有担忧,有期待,有感激,但更多的是信心——相信朱棣能打赢这场仗,相信大明能渡过这场危机,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历史天幕: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