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将星云集,劣势初现

关灯
之战凶险百倍——郑村坝还有营垒可依托,可这里只有平坦的平原,只能靠士兵的血肉之躯硬扛。

    他悄悄握紧腰间的佩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绝不能被朱允炆活捉。

     殿内的文臣们早已没了往日的从容。

    李善长扶着殿柱,脸色苍白如纸,嘴里喃喃道:“四十万大军……要是输了,大明的精锐就没了一半。

    到时候蒙古人再来犯,谁来抵挡?” 刘伯温也收起了羽扇,眼神凝重:“陛下,此战无论胜负,大明都会元气大伤。

    燕军赢了,内战会继续;中央军赢了,精锐尽失,北疆防线堪忧。

    这‘帝国之殇’,怕是躲不过了。

    ” 宋濂站在一旁,声音带着颤抖:“允炆殿下仁厚,不能这么打了啊,下令停战吧,或许还能挽回一些损失。

    再这么打下去,大明的根基都会被掏空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标听到“允炆殿下仁厚”,心里却没有半分喜悦。

    他看着天幕上中央军的“全明星阵容”,心里满是期待——四十万大军,足以剿灭朱棣。

    只要朱棣一死,他儿子的储位就稳了,对他而言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干死朱棣,至于大明的元气,那是以后的事。

     武将们的心情则更为复杂。

    蓝玉看着天幕上的瞿能父子,忍不住赞叹:“瞿能这父子三人,真是勇将!当年打蒙古,就敢率部先登,现在对付燕军,怕是燕王殿下的麻烦了!” 冯胜却摇了摇头,语气沉重:“瞿能是厉害,可燕王殿下也不是软柿子。

    郑村坝之战,他八万打二十万都赢了,这次说不定还有办法。

    只是……不管谁赢,咱们大明的老将,怕是要折损不少了。

    ” 徐达听到“折损老将”,心里一痛。

    郭英、耿炳文、俞通渊……这些都是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现在却要在战场上自相残杀。

    他闭上眼睛,不敢再想——若是将来真的到了那一步,他这个“开国第一功臣”,该如何自处? 天幕的画面突然切换,白沟河的晨雾中,两队骑兵正缓缓逼近。

    黑色字迹的节奏加快,如同战场上急促的马蹄声: 【白沟河之战,分为两天。

    第一天为试探性前哨战,双方虽未投入主力,却已打得惊心动魄。

    】 【决战首日清晨,雾气尚未散尽,白沟河南岸已列满军队。

    中央军与燕军的阵列,几乎跨越了雄县、容城、定兴三个县的地域,旌旗遮天蔽日,甲胄反射的寒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 【按照惯例,首战先由骑兵前锋接触,试探对方虚实。

    燕军的前锋游骑中,赫然有朱棣的身影——他依旧保持着身先士卒的习惯,亲自率领三百精锐骑兵,朝着中央军阵地靠近,佯装侦查。

    】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中央军阵中传来——正是平安、何清率领的辽东铁骑。

    平安勒住马,看着远处的燕军游骑,对身边的何清道:“燕军骑兵不多,不如咱们率部追击,先斩了朱棣的前锋,给大军涨涨士气!”】 【何清本就急于立功,听到平安的话,立刻请命:“末将愿往!定要生擒朱棣的前锋,拿下首功!”】 【平安点头,让何清率领五千辽东铁骑追击,自己则率领主力在后接应。

    何清率军疾驰,眼看就要追上燕军游骑,却见燕军突然调转马头,朝着白沟河支流的方向跑去——那里地势低洼,长满了芦苇,正是朱棣预设的伏击圈。

    】 【“想跑?没那么容易!”何清冷笑一声,率部追进芦苇荡。

    可刚进去没多久,两侧突然响起号角声——朱棣率领的三百骑兵,竟分成两队,从芦苇荡两侧杀出,截断了何清的退路!】 【“不好!是埋伏!”何清脸色骤变,想要下令撤退,可燕军骑兵已杀到近前。

    朱棣手持长枪,一马当先,挑飞两名辽东骑兵,大喊着:“何清!速速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何清还想抵抗,可辽东铁骑在芦苇荡中无法展开阵型,只能各自为战。

    燕军骑兵则熟悉地形,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不到半个时辰,五千辽东铁骑便溃不成军,何清被朱棣的亲兵生擒,押到朱棣面前。

    】 【“朱棣!你敢擒我?陛下绝对不会放过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