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夫妻日常,恩恩爱爱

关灯
奉天殿的宴席散时,已是暮色四合。

    朱棣牵着徐妙云的手,缓步走出宫门。

    宫道两侧的宫灯早已点亮,暖黄的光透过薄纱灯罩,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得人心里舒畅了几分。

     徐妙云侧头看了看身边的朱棣,见他虽面带笑意,眉宇间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便轻声问道:“夫君,今日宴席上,你没吃多少东西,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朱棣握着她的手紧了紧,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不是不舒服,是父皇宫里的菜,实在不合我的口味。

    你也知道,我在岳父麾下当斥候那几年,常年在北方跑,吃惯了粗茶淡饭、牛羊肉食,宫里的菜太油太咸,又是南方口味,吃着总觉得不对劲儿。

    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吃得下那么油那么咸的菜的,母后也是狠人,陪父皇吃了这么多年。

    ” 他虽是在应天府长大,可少年时便跟着徐达历练,北方的饮食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今日御膳房端上的松鼠鳜鱼、东坡肉,虽精致可口,却远不如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来得实在。

     徐妙云听了,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她笑着拍了拍朱棣的手背:“夫君别急,咱们这就回府。

    府里还有些面粉和羊肉,我让下人给你做些你爱吃的,垫垫肚子。

    ” 朱棣心里一暖,忍不住停下脚步,伸手将徐妙云揽入怀中。

    暮色里,他看着妻子温柔的眉眼,轻声道:“有你在,真好。

    ” 徐妙云靠在他的胸口,听着他沉稳的心跳,脸上泛起红晕,轻轻“嗯”了一声。

    两人相拥片刻,才又牵着手,继续朝着燕王府的方向走去。

     回到燕王府时,已是亥时。

    府里的下人早已备好热水,伺候两人净手更衣。

    徐妙云借口“高炽、高煦年纪小,夜里容易踢被子,要去看看他们”,便转身往后厨走去。

     后厨的灯火早已点亮,几个厨娘正收拾着厨具,见王妃亲自过来,连忙躬身行礼:“王妃娘娘吉祥。

    ” 徐妙云摆了摆手,语气温和:“都免礼吧。

    你们先下去歇息,今日我亲自下厨,不用伺候。

    ” 厨娘们愣了一下,连忙应道:“是,王妃娘娘。

    ”说完,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只留下徐妙云一人在厨房里忙碌。

     徐妙云挽起衣袖,走到食材架前——架子上放着上午刚磨好的精白面粉、新鲜的猪肉,还有一块从北方运来的羊肉,都是她特意让人备好的。

    她先是取了适量面粉,加入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醒发;接着又将羊肉切成薄片,用盐、料酒、姜末腌制片刻;猪肉则剁成肉末,加入葱花、香油、酱油,调成馅料。

     厨房里的灶“呼嗒呼嗒”地响着,灶火渐渐旺了起来。

    徐妙云站在灶台前,动作娴熟地擀着面皮——她自小在徐府长大,被父亲母亲视作掌上明珠,爹娘虽然娇惯但不宠溺女儿,母亲早逝,家里的一切都是她在操持,读书识字的同时,还要学会打理家事,下厨做饭便是其中她最擅长的一项。

    嫁给朱棣后,为了迎合他的口味,她更是时常亲自下厨,做些北方吃食。

     不多时,第一锅沙馅小馒头便蒸好了。

    掀开蒸笼的瞬间,热气裹挟着面粉的清香和肉馅的油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

    徐妙云拿起一个,吹了吹热气,轻轻咬了一口——皮薄馅足,咸香适中,正是朱棣喜欢的味道。

    她满意地笑了笑,又开始做香油饼:将醒发好的面团擀成薄饼,刷上香油,撒上盐和葱花,卷起来切成小段,再擀成圆饼,放入平底锅中小火慢烙。

     很快,香油饼的香味也飘了出来,金黄酥脆的外皮,咬一口满是油香。

    接着,她又在锅里添了水,放入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