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格物之道与父子之谈

关灯
“格物……之理?” 嬴政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手指仍停留在冰冷的陶罐上,那真实的寒意顺着指尖蔓延,却让他那颗因长生、因国祚而时常焦躁的心,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战栗的清醒。

     他挥退了殿内所有侍从,包括脸色变幻不定,试图留下说些什么的赵高。

    此刻,这偌大的章台殿内,只剩下他与扶苏父子二人,以及那盆仍在散发着缕缕寒气的冰。

     “仔细说与朕听。

    ”嬴政的声音低沉,目光紧紧锁在扶苏脸上,不容许丝毫隐瞒。

     扶苏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他指着盆中尚未完全溶解的硝石,语气平和,如同在讲述一个寻常的道理:“父皇,此物名为硝石,溶于水中之时,会大量吸纳周围之热。

    热量被夺走,水温自然骤降,直至成冰。

    此乃天地万物运行之常理,就如同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燃烧一般。

    非关鬼神,只在认知。

    ” “认知……”嬴政踱步回到御案后,并未立刻坐下,而是背对着扶苏,望向殿外炽烈的阳光。

    他的背影在玄色袍服下显得愈发挺拔,也愈发孤寂。

    “你的意思是,这天地万物,皆有规律可循?而非神灵掌控?” “正是!”扶苏斩钉截铁,“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草木枯荣,乃至这硝石吸热成冰,皆有内在规律。

    若能识得此理,掌握此理,便可利用此理,造福万民,强盛国家!此即‘格物致知’,格究事物之理,以求达到智慧的巅峰!” 嬴政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所以,你之前所言,大秦隐忧短板,与此‘格物’有关?” “息息相关!”扶苏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缩,“父皇横扫六合,书同文,车同轨,筑长城,开灵渠,此乃万世之功!然,帝国疆域辽阔,讯息传递缓慢,政令下达,至边陲已是数月之后;农耕之术,千年未有大变,百姓靠天吃饭,丰年尚可果腹,灾年则易生变乱;军械虽利,然冶炼、工艺仍有局限;更有甚者,疾病瘟疫,往往束手无策,致使人口凋零……” 他一口气说出数条,每一条都直指大秦统治的核心难题,这些都是他飘荡两千年,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痛处。

     嬴政的眉头越皱越紧,但眼神中的惊诧与探究却越来越浓。

    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他何尝不知?只是以往,无人能提出如此清晰、直指本质的剖析,更无人敢在他面前如此直言不讳。

    更重要的是,以往提出的解决方案,多是儒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