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朝堂争盐与风起青萍
关灯
小
中
大
雪盐如玉,其利可见。
当少府根据天工苑提供的工艺,初步核算出大规模生产雪盐所能带来的惊人利润,以及扶苏提交的《雪盐专营疏》摆上嬴政的御案后,一场关乎帝国盐政乃至未来财源格局的争论,终于在正式的朝会上爆发了。
章台殿内,百官肃立。
气氛在嬴政将雪盐之事提出后,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首先出列,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陛下!长公子所献雪盐之法,实乃天赐我大秦之神技!臣核算再三,若以此法全面革新盐政,所产雪盐品质远超齐楚海盐、河东池盐,不仅可满足国内所需,更可高价售予西域、匈奴,其利足以在三年内,使国库岁入倍增!臣以为,当立即设立‘雪盐司’,专营此事,由少府与天工苑协同,尽快推行天下!” 这番话说得不少官员眼中放光,国库增收,意味着很多事情都好办了许多。
尤其是军方将领,如王翦、蒙恬(虽不在朝,但其派系将领在),更是乐见其成,军费宽裕,他们的底气就更足。
然而,不等嬴政表态,一名出身齐地的儒生官员便快步出列,高声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可!盐铁之利,固然重要,然骤然变革,恐生大乱!各地盐官、盐商体系已成定制,牵涉数十万人生计。
若以新法取代,旧有盐工何去何从?各地盐商利益受损,岂能不生怨望?此乃动摇国本之举!长公子之法虽巧,亦当缓行,徐徐图之,方为稳妥!”此人背后,显然有齐地旧盐商利益的影子。
他的话音刚落,又一名官员出列,此人是李斯一派的干将,言辞更为犀利:“陛下,治粟内史只言其利,未见其弊!雪盐之利如此巨大,若全由少府与天工苑掌控,权力是否过于集中?长公子既掌天工苑,又握此利器,于国于朝,恐非平衡之道!臣以为,雪盐生产可由天工苑负责,但其发售、经营,当由治粟内史下设专司,与各地盐官协同,方能互相制衡,不致尾大不掉!” 这话就说得相当露骨了,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扶苏,担心他借雪盐攫取过大的财政和人事权力。
李斯站在班列中,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切与他无关,但这番言论,无疑代表了他的部分心思。
冯去疾此时缓缓出列,他代表的关中世族态度相对中立,但更倾向于稳定和分润利益:“陛下,雪盐之利,确应归于国库。
然,骤然变革盐政,确需谨慎。
臣以为,可先于关中、巴蜀等根基之地试行新法,由少府主导,天工苑提供技艺,同时妥善安置原有盐吏盐商,或吸纳其进入新体系。
待试行无误,再推及全国。
如此,既可收其利,又可稳其势。
” 他的建议老成持重,既认可了雪盐的价值,又考虑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过渡,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时,又有保守的儒生官员跳出来,抓住“格物”本身做文章:“陛下!盐乃天地自然生成之物,自有其性。
长公子以人工之法强改其性,得此‘雪
当少府根据天工苑提供的工艺,初步核算出大规模生产雪盐所能带来的惊人利润,以及扶苏提交的《雪盐专营疏》摆上嬴政的御案后,一场关乎帝国盐政乃至未来财源格局的争论,终于在正式的朝会上爆发了。
章台殿内,百官肃立。
气氛在嬴政将雪盐之事提出后,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首先出列,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陛下!长公子所献雪盐之法,实乃天赐我大秦之神技!臣核算再三,若以此法全面革新盐政,所产雪盐品质远超齐楚海盐、河东池盐,不仅可满足国内所需,更可高价售予西域、匈奴,其利足以在三年内,使国库岁入倍增!臣以为,当立即设立‘雪盐司’,专营此事,由少府与天工苑协同,尽快推行天下!” 这番话说得不少官员眼中放光,国库增收,意味着很多事情都好办了许多。
尤其是军方将领,如王翦、蒙恬(虽不在朝,但其派系将领在),更是乐见其成,军费宽裕,他们的底气就更足。
然而,不等嬴政表态,一名出身齐地的儒生官员便快步出列,高声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可!盐铁之利,固然重要,然骤然变革,恐生大乱!各地盐官、盐商体系已成定制,牵涉数十万人生计。
若以新法取代,旧有盐工何去何从?各地盐商利益受损,岂能不生怨望?此乃动摇国本之举!长公子之法虽巧,亦当缓行,徐徐图之,方为稳妥!”此人背后,显然有齐地旧盐商利益的影子。
他的话音刚落,又一名官员出列,此人是李斯一派的干将,言辞更为犀利:“陛下,治粟内史只言其利,未见其弊!雪盐之利如此巨大,若全由少府与天工苑掌控,权力是否过于集中?长公子既掌天工苑,又握此利器,于国于朝,恐非平衡之道!臣以为,雪盐生产可由天工苑负责,但其发售、经营,当由治粟内史下设专司,与各地盐官协同,方能互相制衡,不致尾大不掉!” 这话就说得相当露骨了,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扶苏,担心他借雪盐攫取过大的财政和人事权力。
李斯站在班列中,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切与他无关,但这番言论,无疑代表了他的部分心思。
冯去疾此时缓缓出列,他代表的关中世族态度相对中立,但更倾向于稳定和分润利益:“陛下,雪盐之利,确应归于国库。
然,骤然变革盐政,确需谨慎。
臣以为,可先于关中、巴蜀等根基之地试行新法,由少府主导,天工苑提供技艺,同时妥善安置原有盐吏盐商,或吸纳其进入新体系。
待试行无误,再推及全国。
如此,既可收其利,又可稳其势。
” 他的建议老成持重,既认可了雪盐的价值,又考虑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过渡,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时,又有保守的儒生官员跳出来,抓住“格物”本身做文章:“陛下!盐乃天地自然生成之物,自有其性。
长公子以人工之法强改其性,得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