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总结定章与农事新谋

关灯
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这套细则条理清晰,权责分明,既保证了中央控制力,又考虑了地方实际情况,更预留了发展空间。

    当细则呈报嬴政御览后,嬴政朱笔一挥,只有一个字:“可。

    ” 细则的颁布,如同给狂奔的野马套上了缰绳,使得雪盐的推广从混乱无序开始转向规范有序。

    虽然速度看似慢了下来,但根基却打得更加牢固。

    冯去疾、李斯等重臣看过细则后,也不得不暗自点头,承认扶苏在处理具体政务上,有着超越年龄的老练与周全。

     稳定了雪盐大局,扶苏的目光,立刻投向了更为根本的领域——农业。

     这一日,他将公输哲和几位擅长木工、铁器打造的匠师召集到天工苑的内室,摊开了一卷新的草图。

    草图之上,画的正是经过他结合后世知识优化后的曲辕犁和筒车的详细结构图。

     “公输先生,诸位,雪盐之事已步入正轨。

    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农事,方是帝国真正的根基。

    ”扶苏指着图纸,神色郑重,“此二物,关乎农耕效率与水利灌溉,其重要性,更在雪盐之上!” 他详细讲解了曲辕犁相比之前实验时的优化原理,以及筒车如何利用水流自动提水,灌溉高处的农田。

    匠师们都是实干家,听着扶苏的讲解,看着精密的图纸,眼中纷纷冒出精光。

     “妙啊!此犁一改之前的对土质有所要求,现在更能适应各种情况,若推行开来,天下农人将省去多少气力!”一位老铁匠激动地摸着曲辕犁的图纸。

     “这筒车更是巧夺天工!无需人力畜力,借水自身之力,便能引水上山!若置于河边,可解多少高旱之地灌溉之忧!”公输哲亦是赞叹不已,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禾苗因得此水而郁郁葱葱的景象。

     “图纸在此,材料、工艺,还需诸位费心钻研,尽快打造出堪用的实物。

    ”扶苏沉声道,“待实物制成,我需在父皇面前,举行一场农耕演礼!要让满朝文武,天下人看看,‘格物’之学,不仅能出雪盐,更能强我大秦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