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布衣出咸阳与初闻沛县名
关灯
小
中
大
春深时节,关中大地万物复苏。
雪盐的推行已初见成效,新式农具在官府的大力推广下,也开始在更多的田地里留下深彻的犁痕。
天工苑的各项事务在王绾和公输哲的打理下井井有条,蒙学堂的筹备、造纸术的改进、马具的批量生产都在稳步推进。
扶苏的身体已然康复,但那段病榻上的经历,尤其是梦魇中民不聊生的惨状,让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他不能只待在咸阳宫和天工苑这方天地里,他必须亲自去看一看,他推行的这些“格物”之物,究竟在民间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大秦的天下,真实的模样又是如何。
他将这个想法禀报了嬴政。
出乎意料,嬴政并未阻拦,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去看看也好。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带上足够的护卫,莫要暴露身份。
” 于是,在一个晨雾未散的清晨,扶苏仅带着数名由蒙恬亲自挑选、身手矫健且口风极紧的黑冰台锐士,换上了一身寻常士子的青布衣衫,悄然离开了咸阳城。
他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想沿着官道、村陌,随意行走,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一行人先是到了咸阳周边的几个村庄。
这里是最早受益于雪盐和新农具的地方。
扶苏看到,集市上售卖雪盐的官铺前秩序井然,农人们谈论着曲辕犁的省力,脸上多了几分以往难见的轻松。
他甚至在一户农家,看到了正在修建的火炕,工匠正是天工苑培训出来的学徒。
“这盐好啊,没苦味了!” “长公子弄的这犁,真是帮了大忙了!” “听说今年冬天就能睡上热炕头了,再不用怕冻死人了……” 这些朴实的赞誉传入耳中,扶苏心中慰藉,但他并未满足。
他刻意避开那些明显受到新政惠及的“样板”村落,转向更偏远、消息更为闭塞的地方。
越往东行,景象便开始复杂起来。
在一些县乡,他发现雪盐的价格比咸阳周边要高出一线,且时有断货。
询问之下,有小吏模样的支吾其词,也有胆大的商贩私下抱怨,说是上面分配的量本就不足,加之层层转运,到了他们这里自然就贵了。
新
雪盐的推行已初见成效,新式农具在官府的大力推广下,也开始在更多的田地里留下深彻的犁痕。
天工苑的各项事务在王绾和公输哲的打理下井井有条,蒙学堂的筹备、造纸术的改进、马具的批量生产都在稳步推进。
扶苏的身体已然康复,但那段病榻上的经历,尤其是梦魇中民不聊生的惨状,让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他不能只待在咸阳宫和天工苑这方天地里,他必须亲自去看一看,他推行的这些“格物”之物,究竟在民间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大秦的天下,真实的模样又是如何。
他将这个想法禀报了嬴政。
出乎意料,嬴政并未阻拦,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去看看也好。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带上足够的护卫,莫要暴露身份。
” 于是,在一个晨雾未散的清晨,扶苏仅带着数名由蒙恬亲自挑选、身手矫健且口风极紧的黑冰台锐士,换上了一身寻常士子的青布衣衫,悄然离开了咸阳城。
他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想沿着官道、村陌,随意行走,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一行人先是到了咸阳周边的几个村庄。
这里是最早受益于雪盐和新农具的地方。
扶苏看到,集市上售卖雪盐的官铺前秩序井然,农人们谈论着曲辕犁的省力,脸上多了几分以往难见的轻松。
他甚至在一户农家,看到了正在修建的火炕,工匠正是天工苑培训出来的学徒。
“这盐好啊,没苦味了!” “长公子弄的这犁,真是帮了大忙了!” “听说今年冬天就能睡上热炕头了,再不用怕冻死人了……” 这些朴实的赞誉传入耳中,扶苏心中慰藉,但他并未满足。
他刻意避开那些明显受到新政惠及的“样板”村落,转向更偏远、消息更为闭塞的地方。
越往东行,景象便开始复杂起来。
在一些县乡,他发现雪盐的价格比咸阳周边要高出一线,且时有断货。
询问之下,有小吏模样的支吾其词,也有胆大的商贩私下抱怨,说是上面分配的量本就不足,加之层层转运,到了他们这里自然就贵了。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