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沛县微澜与萧何定心

关灯
今在漕上跑船,规矩多了,查验也严了,好些以往能通融的,现在都不好使了。

    怕是上头要有大动作。

    ” 萧何默默记下,不再多问。

    他知道曹参消息灵通,与县中三教九流皆有往来,其言未必空穴来风。

    这更印证了他的判断,咸阳方面,确实已经开始对漕运动手了,只是这动作的锋芒指向何处,尚不明朗。

     晚间回到家中,萧何于书房独坐。

     他将近日观察到的沛县码头异常、曹参透露的消息,与之前从天工苑文书中看到的关于漕运损耗、各地赋税异常的情况联系起来,隐约感觉到一张模糊的大网正在收紧,而沛县,或许只是这张大网边缘一个不起眼的节点。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他轻叹一声。

    自己本想借着天工苑的台阶,quietly积累资历,施展抱负,却似乎不可避免地要被卷入更大的漩涡。

     他提笔,准备将自己关于沛县码头管理疏漏、以及可能与更高层级官吏存在勾连的猜测,写成一份条陈,送往咸阳。

    这不是确凿的证据,更像是一种风险提示和局势分析。

     正在此时,妻子端着一碗安神汤进来,见他眉头紧锁,劝道:“夫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莫要瞻前顾后。

    长公子既然看重你,必有其道理。

    尽心做事,问心无愧便好。

    ” 萧何闻言,心中微震。

    是啊,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又何必畏首畏尾?风险与机遇本就并存。

    若因惧怕风险而束手束脚,与以往在沛县庸碌度日又有何异? 他放下笔,对妻子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你说得对。

    是我着相了。

    ” 他重新审视自己将要写下的条陈,删去了一些过于谨慎和模糊的措辞,增加了更具体的观察细节和自己的初步判断,虽然依旧没有实证,但立场更为清晰,分析也更为大胆。

    他知道,这份条陈一旦送出,便意味着他萧何,正式将自己的前途与那位锐意改革的长公子,更紧密地捆